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1.
论述了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即生物反应器填埋。它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手段强化填埋场内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速填埋垃圾的转化和稳定进程的垃圾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标回流法测定化学需氧量消耗时间长,分析费用高等不足,研究了微波消解法测定垃圾渗滤液的试验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功率、消解时间、催化剂用量等试验,确定了微波消解测定渗滤液CODCr的最佳条件.该方法具有省时间、省试剂、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杨巧艳 《环保科技》2004,10(4):28-30
论述了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即生物反应器填埋。它是一种通过人为调控手段强化填埋场内微生物的作用,从而加速填埋垃圾的转化和稳定进程的垃圾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垃圾模拟柱的实验,研究了铁在准好氧填埋场垃圾降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并根据渗滤液中的pH和COD的变化,对铁的浓度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铁在垃圾降解过程中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垃圾填埋120d后达到最大值32.12mg/L,这为今后有效控制准好氧填埋场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交通机动化的加快,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乃至全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通过对城市交通污染产生原因的系统分析及对身体健康危害的分析,以成都市为例,提出了我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减少交通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准好氧填埋场中试试验,对垃圾原样和经准好氧填埋消化8个月后不同空间位置固体样中重金属含量、化学形态分布和迁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垃圾原样中Pb,Ni,Cr,Cu和Fe的含量分别为88 mg·kg-1,52 mg·kg-1,304.667 mg·kg-1,29 mg·kg-1 和1632.67 mg·kg-1.垃圾原样中Ni和Cu以残渣态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0.26%和60.92%,Pb以有机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为54.92%,Cr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最高,为57.44%,而Fe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残渣态为主,所占比例相近,为31%-34%左右.垃圾经准好氧填埋消化8个月后,Pb,Ni的有机物结合态所占比例降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或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增加;Cu,Fe残渣态所占比例降低,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或有机物结合态所占比例增加;Cr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所占比例降低,碳酸盐态或残渣态所占比例增加,金属活性增大.垃圾中Fe,Ni,Pb的迁移能力较强,迁移能力依次为Fe>Ni>Pb>Cr>Cu.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处理中微量金属元素迁移和转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巧艳  查坤 《四川环境》2005,24(6):96-98
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多种微量金属元素,并且在填埋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重金属的二次污染,是城市垃圾填埋处理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垃圾中微量金属的来源、微量金属在填埋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变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微量金属在填埋处理过程中除受本身特性的影响,还与垃圾的产地和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膜浓缩液回喷炉膛对焚烧系统的影响,以上海市某垃圾焚烧厂的膜浓缩液为对象,利用马弗炉模拟回喷过程的不同温度条件,通过对烧干后固相物质的粒度测定和成分分析,研究其理化特性及物质转化规律,并分析Cl、S等产生腐蚀性气体的主要元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850℃烧干浓缩液后形成的固体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30~365μm,质量分数达74.53%,粒径小于30μm和大于365μm的颗粒分别占24.89%和0.58%。浓缩液烧干后的固体几乎都是盐分,它们的结晶相以氯盐、钙盐(CaCl_2、MgCl_2、CaSO_4)为主,且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CaSO4的结晶度明显增高。浓缩液烧干后的固相物质中以O、Na、S、Cl、Mg、Ca、K等元素居多,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的转折点主要发生在900℃。研究表明,烟气系统的负荷设计上应充分考虑浓缩液回喷所带来的增量,设备维护上应注重对Cl腐蚀的防护,最佳的回喷温度应控制在900℃左右。  相似文献   
9.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特征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封场后出现沉降的机理和过程,进行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沉降的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封场后固结沉降主要发生在前15 d,降解沉降主要发生在前5个月,两者沉降量分别约占总沉降量的43.8%~52.7%和47.3%~56.2%,垃圾填埋高度的14.7%~22.6%和18.8%~21.5%.导气管的存在使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出现不均匀沉降,而且由于空气供应量的差异,距导气管越远,沉降量与沉降比例越小.直径为4.5 cm的导气管的影响半径约为240 cm,对与导气管不同距离监测点的沉降比例进行曲线拟合,得到拟合曲线 y=7×10-7x2-0.0007x+0.4541(0≤x ≤240 cm).根据拟合值得到不均匀沉降形成的坡度为6.05°,在设计与安装回灌设施和填埋气处理设施时需考虑因沉降不均匀形成的坡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消纳生活垃圾,通过改变模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实验垃圾柱的装填方式和运行方式,对不同垃圾柱的渗滤液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试验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具有稳定时间短,渗滤液污染强度削减快,给后续的渗滤处理系统的设计及运行带来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