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生产烟碱及茄尼醇后的烟叶废渣为原料,采用酸水解及活性炭脱色处理提取氨基酸,研究了酸水解中HCl用量、水解时间以及活性炭脱色处理中活性炭处理方式、pH、活性炭用量、脱色温度和脱色时间等因素对氨基酸收率和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水解条件:以6 mol/L HCl溶液为水解液,在120℃、料液比1∶18条件下,水解12 h,所得水解液经以下工艺脱色处理:0.25%KOH处理活性炭、pH=10、活性炭用量为2.5%、脱色温度80℃、脱色40 min,所得产物氨基酸收率86.65%,脱色率达84.31%。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甘宁断面750/330kV电磁环网解环问题,采用电网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评估甘宁断面750/330kV电磁环网解环的可行性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解环方案不仅能够保证解环后电网的安全水平,而且能够保证解环后电网的可靠供电;解.环方案分析评价体系可为其他实际工程中电磁环网解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具有代表性的纳米氧化锌行业所产生的氨氮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其进行浓缩处理,反渗透产水可返回纳米氧化锌的生产工艺循环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当一次反渗透系统运行压力稳定在1.0~1.4 MPa,系统进水和浓水压差在0.10 MPa以内,二次反渗透系统运行压力稳定在4.8~5.0 MPa,压差在0.10 MPa以内时,反渗透系统处理单元运行稳定;2)经过絮凝沉淀和两级砂滤处理后的废水SDI均小于4,可以满足反渗透进水要求,所以在工程设计中可以不考虑超滤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3)一次反渗透产水水质电导在150μs/cm以内,二次反渗透产水TDS在50 mg/L以内,完全满足纳米氧化锌生产工艺的回用水标准;4)pH值直接影响反渗透工艺处理纳米氧化锌生产中冲洗废水的效果。当废水pH<7时,反渗透系统对氨氮的处理效果最为稳定,且反渗透产水的氨氮含量可以控制在10 mg/L以内。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协整分析理论,论证了资本存量和城市化率是影响中国GDP的两个变量。运用建立的GDP模型。对中国未来的GDP进行了情景分析。我们比较了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消耗的历史和现状。对中国未来单位GDP的能源需求作出了情景假设,构建了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有利的能源需求情景一环境友好情景。在这一情景下,到2050年。一次能源总消耗量达到43.1亿tce(吨标准煤);人均能耗为3.06tce。是中国2005年人均能耗的1.8倍,是日本2003年人均能耗的51%。在这一情景下。中国2050年单位GDP的能耗虽然比2003年的德国要低20%,但比2003年日本的单位GDP能耗仍高出37%。我们认为.只要艰苦努力。这一情景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但是。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不但涉及制造业能耗.还将越来越多地涉及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5.
以芦苇、香蒲、美人蕉为供试植物,研究向人工湿地中加入蚯蚓后湿地植物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向人工湿地中加入蚯蚓后显著增加了湿地植物的叶绿素含量(P<0.05)。(2)蚯蚓加入人工湿地后,降低了湿地植物的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且美人蕉的SOD活性,美人蕉和香蒲的POD活性以及香蒲的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3)湿地植物的POD活性与SOD活性和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加入蚯蚓后,人工湿地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1.1%、9.5%和6.5%,其原因与蚯蚓能增加人工湿地中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并降低植物的抗氧化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线路板的结构及组成,对当前废线路板资源化技术进行归纳,并结合实际生产案例,介绍了一种基于物理回收方式的废线路板烘烤废气治理工艺,为脱锡工艺的尾气净化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基于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正交设计和主成分分析的耦合分析法.该方法首先进行正交试验方案设计,得出不同因素组合下的稳定性数据矩阵;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数据信息,进而得出不同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耦合正交设计法和主成分数值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大量试算的困难,考虑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  相似文献   
8.
核素在非均匀介质中的迁移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非均匀性明显的某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候选场址,应用分形理论方法,在介质水力性质参数与介质结构分维之间建立函数关系式来描述场址介质的非均匀性,并选择放射性废物中的代表性核素3H和90Sr,应用不同方法对核素迁移进行预测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分形理论方法预测的核素迁移浓度比参数直接回归法更接近实际情况;在应用不同参数确定方法预测核素迁移浓度时,分配系数的取值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是消防安全的主要责任承担者,然而,园区内各企业的消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针对部分企业消防能力不足、救援力量薄弱的问题,本文从消防大队和企业联动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优势互补,构建一支“专业强、定位准、联动快”的消防联动队伍。  相似文献   
10.
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地震造成山体松动、沟道堵塞,引发了许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对于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其空间分布则主要还是受发震断裂的控制。选取巴塘河-结古镇地质灾害集中发育区进行了研究,发现玉树地震断裂对地质灾害发育有以下影响作用:(1)地震断裂两侧地质灾害发育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地震地质灾害的强发育区是在断层两侧2500 m范围内,而500 m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发育。(2)玉树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7度以上烈度区。(3)玉树地震滑坡、崩塌的优势主滑方向为东北—西南,近似垂直于发震断层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