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乙二胺基棉纤维脱硫剂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化和胺化两步反应合成了乙二胺基棉纤维(AEAC),并用于模拟烟气中SO2的吸附研究。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氯代试剂、胺化反应稀释剂和溶胀试剂对乙二胺基棉纤维制备和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基棉纤维能有效吸附烟气中SO2,饱和吸附容量可达120 mg/g干纤维;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胀试剂,三氯氧磷(POCl3)作为氯代试剂,并以正丁醇为胺化反应稀释剂可以大大改善乙二胺基棉纤维脱硫吸附剂的合成效果;样品含氮量和饱和硫容之间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砷(As)和苯胺是环境中常见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在石油、印染及化工等工业场地环境中具有较高的复合污染风险。目前采用单一物种及模式生物分析复合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相比而言,混合菌群具有复杂的种间相互作用且更接近实际环境,但是复合污染对混合菌群的毒性效应尚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从非污染土壤富集分离的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研究As(V)-苯胺的联合毒性效应及其产生机理。本研究发现土壤混合菌群对As(V)和苯胺的单一污染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对As(V)和苯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达到30 g·L-1和3.2 g·L-1。As(V)-苯胺复合污染在混合菌群中表现出协同抑制效应(1+1>2)。另外,As(V)-苯胺复合污染与单一污染相比,复合污染显著增加混合菌群胞内及细胞表面吸附的总砷浓度,并且降低细胞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As(V)和苯胺单一及复合污染下细菌群落组成分析的结果表明,菌株在单一污染中的耐受表现无法用来准确预测其对复合污染的耐受。我们的结果初步揭示了土壤混合菌群在单一及复合污染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以及蚯蚓堆肥法、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高温高压湿解法、垃圾衍生燃料和气化熔融处理技术等几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在概述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素及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我国水稻和小麦作物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收集了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小麦-土壤系统中的砷(As)、镉(Cd)、铬(Cr)和铅(Pb)含量,综述了其吸收、转运、积累机制和有效的修复措施.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及小麦籽粒的Cd超标率达31.3%和22.2%,Pb的超标率达26.2%和32.1%,污染情况较为突出;降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