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塑料作为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严重影响,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已愈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关于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较少,针对当前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降解迁移、生态效应及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土壤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来源、分布特点和迁移降解规律,确定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赋存状态;2)总结土壤生态系统中微塑料与其他污染物的复合效应;3)分析了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影响,并揭示了微塑料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4)根据土壤微塑料的分布特点、降解迁移及生态效应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最后,对今后土壤微塑料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来源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地下水灌溉土壤为对照,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期利用生活源和工业源再生水灌溉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进一步探究土壤环境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下水灌溉相比,长期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可显著提高土壤中TOC、 DOC、 Eh、 NH~+_4-N和TP的含量,长期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导致Cd、 Cr、 Cu、 Pb和Zn在表层土壤大量累积.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了土壤中Acidobacteria和Planctomyc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Firmicutes和Tectomicrobia的相对丰度,且不同来源再生水对土壤中功能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可显著增加Chloroflexi和Nitrospirae的相对丰度,而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对Actinobacteria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db-RDA分析结果表明,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土壤菌群主要受TN、 TP、 DOC和Eh影响(P0.05),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土壤菌群主要受重金属影响(P0.05).长期再生水灌溉可改变土壤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生活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受DOC、 TN和TP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增加和氧化还原条件的改变控制,工业源再生水灌溉土壤中微生物与重金属的积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退火炉采取小燃烧室,对工件实行侧下加热、强化绝热措施复合炉衬、二次均热风管、扩张室沉降等五项措施.目的是为了提高炉的热效率和炉温的均匀度.在耗煤量较低的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燃烧室强度.有利于强化燃烧和减少蓄散热损失.实行扩张室沉降,在不加任何除尘装置的条件下烟尘排放浓度达到了国家标准新规定的排放要求,而且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有害废物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发达国家的做法是首先进行废物最小量化,即源减少,再循环,再利用,使产生的有害废物量达到最小程度;然后将经最小量化后产生的有害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这些管理技术对我国刚起步的有害废物管理有十分有益的借签作用。二、废物最小量化1.定义废物最小量化意味着对产生或要被处理、贮存或处置的有害废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废物最小量化的关键是源减少和再循环,这将减少产生的有害废物的体积和毒性。2.废物最小量化方法废物最小量化在大多数的工业生产中可分为几个步骤,需要仔细规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净化站有害因素的调查,显示出供水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从而提示出服务行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应纳入职防管理,以便及时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刘章现  孙炳海 《化工环保》2005,25(2):151-151
平顶山市炭素厂以焦炭细末和中温煤沥青为主要原料生产炭素。由于炭素生坯块的主要原料是焦炭细末和作为粘结剂的沥青,所以,在炭素生坯块的焙烧过程中有沥青烟气产生。沥青烟气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环境,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7.
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碳剖面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壤剖面碳存储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明显.为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深层土壤碳分布的影响,研究了人工经济林地(陕北米脂)、退耕还林地(神木)和防风固沙林地(榆林榆阳区)0~20.0 m土壤有机碳(SOC)和无机碳(SIC)的分布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OC含量:矮化枣树(2.00 g·kg~(-1))未矮化枣树(1.54 g·kg~(-1))柠条林(0.97 g·kg~(-1))退化人工草地(0.81 g·kg~(-1))樟子松林(0.70 g·kg~(-1))荒草地(0.45 g·kg~(-1)),且各剖面之间SOC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SIC含量:矮化枣树(11.66 g·kg~(-1))≥未矮化枣树(11.59g·kg~(-1))柠条林(9.62 g·kg~(-1))退化人工草地(8.07 g·kg~(-1))樟子松林(4.32 g·kg~(-1))荒草地(0.47 g·kg~(-1));人工经济林和退耕还林(草)样地内所有土壤剖面之间SIC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人工经济林、退耕还林(草)剖面和防风固沙林地剖面SIC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矮化枣树、未矮化枣树、柠条林、退化人工草地、樟子松林和荒草地土壤剖面无机碳密度分别是有机碳密度的6.19、7.71、10.80、10.78、5.91和1.03倍.综上可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之间土壤碳储量存在明显差异,无机碳的含量远高于有机碳.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会上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正逐步受到人们关注,但是工矿企业子弟学校的环境教育,却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事实上,环境教育在工矿企业,尤其是在重点污染源企业,更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能让学生对污染现状熟视无睹,而要通过这些学生去影响厂矿全体职工,激发起职工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这方面,我们湘潭钢铁公司做了如下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讨论了化学品危险性评价所需的必备资料,简述了化学品在环境中的行为特征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介绍了OECD化学品安全标准评价体系。最后讨论了化学品危险性评价的方法程序,对我国化学品危险性评价及其管理控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