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2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in biochar’s ability to directly immobilize Cd in soil, a successive wheat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hree...  相似文献   
2.
A data matrix, obtained during a 3-year monitoring period (2007–2009) from 45 sampling sites in Hong Kong marine, was subject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y the sources of main pollutants. Indicator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nickel, manganese, and arsenic (As) were at safe levels. Five heavy metals (zinc, lead, cupper, cadmium, chromium (Cr)) were moderate to severe enrichment at some sites. Inner Deep Bay and Victoria Harbor were considered as hot spots for PAHs and the heavy metals, while Tolo Harbor was highly polluted by the heavy metals. Cluster analysis classified the 45 sampling sites into three group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pollution level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PCs) and explained 84.9 % of the total variances, standing for persistent pollution, N factor, P and Cr factor, and As factor, respectively. Group A was highly polluted by persistent pollution, group B was the less polluted group, and subgroup B1 was less affected by PC3 and PC4 than subgroup B2. Group C, considered as the moderately polluted group,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N factor or persistent pollution, while subgroup C2 received more N pollution than subgroup C1.  相似文献   
3.
刘红磊  李艳英  于丹  邵晓龙  张彦  李慧 《环境化学》2016,35(12):2582-2591
利用理化检测和发光细菌法对天津市某工业园区内16家行业典型企业的进出水进行理化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6家企业原水水质较差,且废水的污染特征差异明显.发光细菌毒性试验表明,16家企业原水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等级在重毒以上的比例占到81.25%.预处理后,废水的常规指标基本上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收水标准,但部分企业出水中仍能检出一定浓度的非常规污染物.预处理后,企业废水的整体毒性得到有效削减,低毒和中毒的比例分别达到了25%和37.5%.相关性分析实验表明,企业原水急性毒性与各化学参数间均无相关性,企业出水的急性毒性则与化学需氧量(r=-0.589,Pr=-0.566,Pr=-0.670,Pr=-0.659,Pr=-0.684,Pr=-0.678,Pr=-0.682,P<0.01)具有显著相关性.将理化性质与急性毒性指标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判断工业废水水质状况.建议在制订工业园区纳管标准时设置急性毒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微型生物在水质监测中的作用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污染仍是中国水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生物监测是常用水质监测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利用水生生物在污染环境下所发生的信息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的一种手段.而微型生物群落是水生态系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单元,具有对胁迫反应敏感以及胁迫过后自身恢复迅速等特性,在水质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水生微型生物主要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轮虫等.本文阐述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各自地位、作用和微型生物监测水质成为生物监测的重要手段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CALPUFF模型在大气环境容量测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CALPUFF空气质量扩散模式模拟了凉山州2007年气象场和s02浓度场,通过现状监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评述了模型的适用性;并根据西昌市现状污染源和虚拟污染源情况,通过CALPUFF模拟建立大气污染物传递矩阵,结合线性优化模型测算了西昌市大气环境容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揭示冬季滨海湿地植被收割对其沉积物中温室气体释放的影响,以长江入海口典型滨海湿地——崇明东滩为研究对象,观测季节性(冬季)植被收割(分别于收割后第0天、第10天、第30天、第60天采样)与不收割条件下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芦苇-米草交互带和光滩沉积物中CO2与N2O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1米草和芦苇-米草交互带植被收割并未增加沉积物中CO2的释放(P0.05),但芦苇收割可能会增加N2O的释放(P0.05),说明植被收割对湿地沉积物中CO2和N2O释放的影响与植被类型密切相关.2与芦苇带相比,米草和芦苇-米草交互带沉积物中CO2累积释放量分别高出12%~57%和17%~43%,但芦苇植被覆盖下沉积物中N2O累积释放量分别比二者高出11%~81%和8%~95%.可见,米草和芦苇-米草交互带沉积物碳的呼吸损失明显高于芦苇带,但芦苇植被覆盖下沉积物中N2O逸失量相对较高.34种植被类型下,沉积物中N2O累积释放量为0.1~0.4 mg/kg,CO2累积释放量则高达1 024~2 645 mg/kg.因此,冬季滨海湿地植被收割不会显著增加N2O的温室效应,但选择性收割米草有望减少沉积物碳的呼吸损失.  相似文献   
7.
周宏磊  王玉  王澎  马志强 《环境工程》2015,33(5):126-130
输氧抽气技术是基于好氧降解原理对垃圾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实施原位处理的先进环保技术。采用该技术对垃圾填埋场中固体废弃物减量化研究,总结了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参数:有效影响半径,最佳真空度等。结果表明抽气流量大小与影响半径密切相关,抽气影响半径建议取20~25 m,抽气系统最优负压为20 k Pa,同时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应保证垃圾场表层覆盖层的密封性能,尽量减少空气的渗入。输氧抽气技术在垃圾场的成功实施为同类型场地治理提供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要求,针对目前国内城市道路交通加密监测点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相对缺乏这一问题,以移动源为主要大气污染来源的甘肃省兰州市为例,在典型道路两侧不同点位、不同高度监测6种常规大气污染物浓度及气象参数,同时获取道路车流量和车型信息,探究其大气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道路两侧及道路同侧不同高度处大气污染物监测浓度均存在差异。PM2.5、PM10浓度随高度升高而逐渐降低,在2 m高度处最高,SO2、NO2、CO、O3浓度均呈现随高度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4 m高度处最高。SO2、NO2、PM2.5、PM10、CO小时浓度在05:00—09:00达到峰值,在15:00—17:00达到谷值;而O3小时浓度峰谷值的时间恰好相反。NO2、CO浓度受车流量影响较大,代表时段NO2浓度与重型货车流量表现出极强的相关性,CO浓度与小型客车流量表现出强相关性。监测时段6种污染物日均浓度与相对湿度均呈负相关;NO2、PM2.5、PM10、CO日均浓度与风速均呈负相关,O3日均浓度与风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排土场稳定性,以某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结合正交试验和强度折减法,开展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显著性研究.通过分析资料与野外调研,厘定典型排土场稳定性诱发因素,构建排土场真三维地质模型,反演验证和分析排土场的岩土体参数和变形规律特征,得出排土场边坡内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特征以及塑性破坏区分布范围;以真三维网格模型中最危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