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3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riclosan(TCS) is commonly foun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hich often affects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The responses of nitrification,antibiotic resistome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different TCS concentrations i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were evaluated in this study.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for 240 days.Quantitative 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bundance of ammonium oxidizing bacteria could be temporarily inhibited by 1 mg/L TCS and then gradually recovered.And the abundances of 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NOB) under 2.5 and 4 mg/L TCS were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that of seed sludge,which accounted for partial nitrification.When the addition of TCS was stopped,the abundance of NOB increased.The mass balance experiments of TC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imary removal pathway of TCS changed from adsorption to biodegradation as TCS was continuously added into the SBR system.Moreover,TCS increased the abundance of mexB,indicating the efflux pump might be the main TCS-resistance mechanism.As a response to TCS,bacteria could secrete more protein(PN) than polysaccharide.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revealed that tryptophan PN-like substances might be the main component in PN to resist TCS.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aracoccus,Pseudoxanthomonas and Thauera increased,which could secret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And Sphingopyxis might be the main TCS-degrading bacteria.Overall,TCS could cause partial nitr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EPS-secreting bacteria and TCS-degrading bacteria.  相似文献   
2.
第十四类有机酸 活性特点: 羧酸是具有HO-C=O官能团的有机物.在羧酸中,碳原子以SP2杂化成键,羟基氧的孤电子对与碳氧双键相共轭,使得C-O键加强,O-H键减弱,从而羧基中的氢可以离解,并且离解后形成的羧基负离子由于共轭加强,更增加了羧基负离子的稳定性,因而羧酸具有弱酸性.同时,也正是由于共轭而使羧基碳的亲电能力减弱,只与较强的亲核试剂(如金属烷氧化物)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
卤素指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由于卤素单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泼性,常常与活泼金属形成离子型盐,其中卤素是-1价阴离子。除氟外,卤素均显正氧化态(+1,+3,+5,+7),其化合物的键是极性共价键,其中最典型的是氯、溴、碘的含氧化合物和卤问化合物。在含氧化合物中常包含卤素与氧原子问的双键。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同步脱氮除磷系统中出现的WG(白色好氧颗粒污泥)外形特点及微生物群落特征,探究其成因,利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系统中的WG与YG(黄色好氧颗粒污泥)的微观形态,并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两种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与真菌的群落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WG结构疏松外形不规则,颗粒表面分布大量杆菌;而YG饱满紧实轮廓清晰,颗粒表面分布大量球菌.WG与YG的细菌群落组成相似,但真菌组成差异较大.与YG相比,WG具有更高的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WG和YG中的细菌优势门,其在WG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68.85%和26.61%,在YG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2.52%和12.30%.Candidatus competibacter、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和Chiayiivirga为WG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22.13%、8.95%和7.37%;Candidatus competibacter、Chiayiivirga和Xanthomonas为YG中的优势属,相对丰度分别为47.94%、6.95%和7.06%.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Rozellomycota分别为WG与YG中真菌优势门,其在两个样品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50.10%和81.77%.在属水平,WG中存在大量青霉属(Penicillium)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等丝状真菌,为WG的形成提供了框架.研究显示,当YG破碎成为小菌胶团后,附着在真菌框架上,造成了WG的快速形成,同时WG中Candidatus compet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低,使其外形疏松、透光性较好,呈现出白色.   相似文献   
6.
如何有效治理旅游不文明行为、实现文明旅游已成为目前我国旅游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辨识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影响因素,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有助于从源头上根治旅游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为此,在分析相关文献及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危险源理论,从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四个维度出发,提炼出导致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借鉴物理学中触发器工作原理,分析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建立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机理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风险形成机理模型可以客观反映旅游不文明行为风险形成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路径,可为旅游不文明行为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响应曲面法优化烧结烟气脱硫灰改性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半干法烧结烟气脱硫灰进行改性研究,得到脱硫灰转化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通过该预测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脱硫灰的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气固比等重要操作参数之间的关系,R2=0.9903。因素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对脱硫灰的转化率影响最大,同时反应温度和气固比的交互作用与反应温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脱硫灰的转化率的影响作用相同。利用得到的改进预测模型可以计算脱硫灰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计算和分析了冲击实验装置运行对环境造成的振动干扰,所用数据为实测分析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冲击实验装置在运行期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振动影响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颗粒流包括滑坡、泥石流、碎屑流、雪崩等,通常对桥梁、公路、居民区具有较大危害。分析了颗粒流的运动过程及其侵蚀、堆积和爬高等特性;此外,对颗粒流冲击力计算模型及其野外观测结果进行阐述。结果表明:现有冲击力计算模型认为冲击力在结构全断面呈均匀分布,忽略了颗粒流的运动特性对冲击力的影响;大块石冲击力计算忽略了颗粒破碎和浆体垫层效应对冲击力的影响,造成巨大的计算误差;由于传统传感器的缺陷,现有野外观测结果也存在较大误差。对此本文提出野外观测需要通过引入或开发新式压力传感器以得到更准确的颗粒流冲击力大小及其分布形式,从而更精确的修正理论模型;理论计算模型研究工作需要考虑颗粒流浆体的垫层效应、流体与基底的相互作用及块石冲击破碎等对流体冲击力的影响,从而推导出更准确的冲击力计算模型,指导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0.
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分别于夏季和秋季对辽河口海域的粪便污染指示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及环境、水化学要素进行分析,研究粪便污染指示菌在海水中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水化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选取河口地区合适的粪便污染指示菌.结果表明:夏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1.7×105~6.2×106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8.7×104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1.0×101~2.5×102CFU·L-1之间;秋季总大肠菌群数量在5.0×102~1.1×105CFU·L-1之间,粪大肠菌群数量在4.0×102~1.0×103CFU·L-1之间,肠球菌数量在3~95 CFU·L-1之间.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变化与环境指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与盐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粪大肠菌群、肠球菌与水化学指标Si O4-4-Si、NH+4-N、TP和COD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粪大肠菌群与SiO4-4-Si和TP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p0.01),肠球菌与TP和COD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742.实验结果表明,辽河口粪便污染指示菌的数量在夏季高于秋季,近岸高于远海,其中粪大肠菌群和肠球菌的数量、分布特征与陆源污染物特别是氮磷的输入量密切相关,而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河口粪便污染情况,建议采用粪大肠菌群与肠球菌作为河口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