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利用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设计方案,并对其工艺原理、工艺特点以及推广应用的情况进行了阐述,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花生壳吸附剂量为1.0g、pH2.0、温度30℃、振荡速度140r/min、吸附时间360min条件下,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浓度(50 mg/L、75 mg/L、100 mg/L、125 mg/L、150 mg/L)的Cr(Ⅵ)溶液等温吸附曲线。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符合得更好;该吸附是一个优先吸附过程;最大饱和吸附量为6.25mg/g。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东风井噪声治理前的概况、治理方案及治理效果,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进行了分析,使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光催化剂TiO_2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近年来TiO2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成果 ,对如何提高TiO2 光催化活性的途径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具有异质性,不同参与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旅游业和旅游者的支持程度与态度。以重庆金刀峡为案例地,以旅游从业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访谈方法分析其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行为与责任。研究发现,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刺激下,对旅游发展持积极的支持态度,证实了获益越多、正面感知和支持态度越强的主流观点;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旅游从业者的增权意愿日益加强,开始以主人翁角色思考社区旅游发展并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嵌入社区的地方归属感使旅游从业者不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兼顾社区其他居民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提升,从而推动和促成地方旅游发展中社区自我管理的产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对粒径介于0.25~0.50mm的花生壳颗粒吸附Cr(Ⅵ)的动力学行为进行探讨,从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投加量、温度、Cr(Ⅵ)的初始质量浓度方面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Cr(Ⅵ)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pH=2.0,振荡速度140 r/min,温度30℃.此时Cr(Ⅵ)的吸附率可达到90%以上.用Lagergren一级吸附速率方程、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及平均绝对偏离率对以上因素对吸附件能的影响数据进行处理,发现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各种影响因素条件下的吸附过程.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随着溶液pH值和Cr(Ⅵ)初始质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在低浓度和低pH值的条件下,Cr(Ⅵ)主要以HCrO4-形式存在,并且HCrO4-是花生壳主要吸附的Cr(Ⅵ).二级吸附速率常数随着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快速的增加.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通过Arrhenius方程来描述,所得曲线近似为直线方程,决定系数R2=0.986 2,反应的活化能Ea为8.67kJ/mol,该反应活化能在物理吸附反应活化能范围(0~40 kJ/mol)内.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生物接触氧化水处理技术的选择理由、工艺原理及工艺特点,并对其优越性和应用推广情况进行了阐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东风井噪声治理前的概况、治理方案及治理效果,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保效益进行了分析,使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次氯酸钠的强氧化作用来处理含硫水煤气废水。NaClO与水中S^2-等还原性物质的反应为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随着S^2-的被氧化,其氧化还原电位是变化的。针对这点,本文主要研究NaClO的投加量对S^2-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并以此来控制实际工程中NaClO的投加量,防止NaClO的过量投加带来对设备的腐蚀和对水煤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纳米气泡(NBs)的基本性质和产生方式,以及改善厌氧消化性能的作用机理,综述了NBs在有机固体废物厌氧消化中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增强厌氧消化稳定性、加快水解速率、提高甲烷产量等3个方面的应用,提出了加强不同气体NBs理化性质研究、开发多种气源、提升检测能力、降低能耗和成本等后续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