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还原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铬渣中含有毒性较强的六价铬化合物,其严重污染环境。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了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抗坏血酸和硫酸亚铁等还原剂对铬渣污染土壤中六价铬的解毒效果。探讨了还原剂的浓度、pH和反应时间对六价铬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硫酸钠浓度为1mol/L、pH9.5和反应时间为15min时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有机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采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草酸、柠檬酸、乙酸和酒石酸溶液对某电镀厂附近土壤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探讨了淋洗剂浓度、淋洗次数和淋洗时间等对淋洗效果的影响,研究草酸淋洗前后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淋洗过程中铬的去除效果明显滞后于铜、锌和镍3种重金属离子。1 mol/L的草酸在土水比为1∶1,淋洗5h,淋洗4次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佳淋洗效果,Cu、Zn、Ni和Cr的去除率分别是99.6%、66.98%、88.7%和18.23%。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漂珠活化处理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叙述了用H2 SO4 活化制作粉煤灰活性漂珠的工艺及活化漂珠对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吸附的机理 ;通过活化漂珠对废水中CODcr的吸附去除试验 ,分析了影响其吸附性能的各种因素 ;比较了H2 SO4 和ZnCl2 活化漂珠的吸附性能 ;实验研究了活化漂珠对废水中CODcr的吸附容量和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 ,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利用铁粉和硫化亚铁(FeS)作为还原剂处理废旧电池制取MnSO4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反应过程中影响MnSO4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归纳.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和还原剂的用量对反应影响很大,同时得出以FeS为还原剂制取MnSO4的最佳反应条件:硫酸用量为15 mL,反应温度70℃,FeS用量为0.8 g和反应时间3 h时,MnSO4的产率可达80%以上.而以铁粉还原剂制取MnSO4的最佳反应条件:硫酸用量为15mL,反应温度70℃,铁粉用量为0.3 g和反应时间4 h,MnSO4的产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原子化温度高、灵敏度高的特点,适合做痕量分析且试样用量少,一般在微升(μL)级.本文建立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GFAAS)测定地表水中微量银的方法.以塞曼效应扣除背景,优化了石墨炉灰化、原子化温度及停留时间,从而使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感光行业废水、电镀工业废水为实验对象,优化了逆王水电热板消解银的回流时间和逆王水用量,建立了逆王水消解水质银的电热板消解方法。并对地下水、生活污水、电镀工业废水、感光行业废水开展加标回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逆王水消解,当消解液温度控制在80~95℃,回流时间为2 h,逆王水用量为3 mL HNO3+1 mL HCl时,消解电镀工业废水、感光行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地下水中银的加标回收率为85.0%~115%,相对标准偏差为2.9%~6.4%。将该方法与《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07-1989)前处理方法开展比对,2种方法消解结果无显著差异。表明逆王水电热板消解方法可以用于水和废水中银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7.
系统评估了便携式XRF重金属检测仪的精密度、准确度及测定影响因素,开展了该方法测定土壤中Cu、Zn、As、Pb、Cr与国标分析方法的系统比对。结果表明:上述5种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5.7 mg/kg~16.0 mg/kg,土壤标准样品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1.0%~4.7%,Zn、Pb和As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10%;与国标法相比,便携式XRF重金属检测仪测定Cu、Zn、As、Pb的准确度较好,测定Cr的准确度波动较大。将该方法用于应急污染事故监测,可迅速锁定污染物及污染区域,实现野外分析的预判。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污染来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南京市表层土壤为对象,研究了南京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京市土壤重金属的主要可能来源予以判别。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主要在工业区和交通繁忙区相对较重,而居民区和公园区的重金属污染相对较轻。从本次调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的对应分析结果来看,重金属Pb的富集系数为3.21,表现为强富集;而Cu、Zn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72和1.80,表现为一定的弱富集;Cr和N i的富集系数分别为0.99和1.00表现相对贫化,基本与背景值较接近.对南京市土壤重金属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市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于交通排放和工业释放;同时,也应该看到对于城市公园和居民住宅区,城市垃圾、市政工程等也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地表水中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12种稀土元素的方法.地表水样品通过0.45μm滤膜过滤后,试液直接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12种重金属元素.以铑和铼作为内标物质,校正响应信号的变化,消除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确定了最佳测...  相似文献   
10.
厦门市水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积物是水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其重金属含量常被作为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厦门市为例探讨了不同城市化区域水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沉积物地累积指数、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对重金属Zn、Pb、Cu、Cd、Cr、As、Hg进行环境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水体表层沉积物中Zn、Pb、Cu、Cd、Cr、As、Hg的含量分别为182.2、63.7、31.3、0.19、67.9、10.4、0.11 mg/kg,空间分布呈现出从城市远郊区到中心城区显著增加的趋势;依照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Hg(Pb(Zn(Cu(Cd(As(Cr;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获得厦门市主要水库重金属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顺序:Hg(Cd(Pb(As(Cu(Zn(Cr;水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区域城市化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呈正相关关系,这为我国快速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环境恶化问题的改善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