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
测定工业废水中COD,文献[1]要求在18N硫酸酸度下对水样加热回流两小时。本文参考库仑法做了提高酸度,缩短加热回流时间的试验,采用在20.35N(根据加入硫酸毫升数计算,故产生小数)的酸度下,加热回流15分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国产原子吸收石墨炉仪大都以手动进样为主,由于进样位置难以固定,分析精度低,且与操作人员熟练程度有着极大关系。 在工作实践中根据所使用的石墨炉加工制作了一只进样定位器(见图1)(与北二光WFX—1D石墨炉配套使用),方便适用,基本解决了测定精度低的  相似文献   
3.
某气田采出水外排压力大,污水拉运成本高,通过研究须家河组分别与蓬莱镇组、沙溪庙组流体与流体、流体与储层之间是否配伍来论证须家河组采出水在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就近回注的可行性。开展了须家河组与蓬莱镇组、沙溪庙组采出水混合水样的浊度、结垢趋势预测,以及须家河组采出水对蓬莱镇组和沙溪庙组的储层伤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须家河组与沙溪庙组混合水样配伍性较好,虽然两种混合水样在地层条件下均会产生CaCO_3和BaSO_4垢样,但须家河组与沙溪庙组混合水样产生垢量低于和蓬莱镇组混合水样产生垢量,须家河组采出水注入沙溪庙组岩心渗透率损失率39.68%,低于蓬莱镇组岩心渗透率损失率69.34%。须家河组和沙溪庙组流体配伍性较好,须家河组采出水对沙溪庙组储层伤害较小,优选沙溪庙组作为须家河组采出水回注层。  相似文献   
4.
目前测定环境水样中微量砷的标准分析方法是Ag-DDC比色法,但嫌灵敏度不够。 本文特点是用自行设计的石英原子化器(φ内8×170m/m)和氢化物发生器配合石墨炉程序控制载气的通断,自动调零,无需在整个测定过程中连续通载气,并用空气气动半自动加入硼氢化钾。线性范围0—10ppb,1%吸收灵敏度0.15 ppb,C·V 3~4%,测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COD的标准测定方法提出改进意见,即将消化液酸度由18N提高到20.35N;消化时间由2小时缩短到15分钟。具体的改进操作为:取10.00毫升水样,加入26毫升硫酸-硫酸银溶液。  相似文献   
6.
深溪沟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溪沟在特有的自然恶劣施工环境下,从安全管理实践中提炼形成了特有的“抓重点、抓源头、抓体系、抓思想、抓落实”的“五抓”安全管理模式,阐述了深溪沟工程顺利实现自2006年4月12日正式开工以来至今安全零事故目标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场气田开发过程中的地层水产出问题日益凸显,处理后达到外排标准的成本高。文章从气藏地质特征、采出水水质分析、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分析、回注层储集能力等方面研究了新场气田须五段产出地层水回注的可行性,并在室内开展了回注水对储层岩心的伤害试验。结果表明:须五段巨厚的泥页岩砂岩互层及层内水平缝发育特征,有着较大的储水能力;采出水成分复杂,但经预处理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好;对岩心的伤害小,回注后储层渗透率仅下降1.23%;储层中的砂岩层具有中等偏强水敏、弱碱敏特征,泥页岩层具有中等偏弱水敏、弱碱敏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