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以盐碱土壤为基质的不同湿地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以及对水中低质量浓度氮和磷的去除效率。实验表明,芦苇系统、香蒲系统、车钱草系统和无植物系统均对水中低质量浓度的N具有净化效果。3种植物系统相比,香蒲系统的净化效果较其他二者较佳,芦苇系统与车钱草的净化效果相当;同时实验也表明4种湿地系统对低质量浓度的P不具有净化效果,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系统中的P质量浓度反而会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主要河流指定标准功能可达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的河流水域功能类别和1995年水质监测结果,采用水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吉林省主要河流34个国控和省控监测断面的单项指标、全指标、有机污染型指标和重金属污染型指标进行了功能评价。结果表明,仅有6个监测断面满足指定的标准功能要求,符合率仅为17.6%,主要超标污染物是CODMn和挥发酚。以COD为控制指标,根据逆推法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式,计算了污水达标排放情况下的污水允许排放量,从而对河流控制断面指定的标准功能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果表明,污水达标排放时,河流流量较大、污径比较小的河流可达到指定标准功能要求;而枯水期流量较小、污径比较大的河流很难达到,应实施重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人工湿地作为近 2 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的一种廉价的替代方案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分析中 ,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组成、基本的结构设计类型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 ,同时详细论述了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制约条件及其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巯基棉富集分离技术现已广泛的应用于天然水、工业废水、土壤、沉积物、岩石、矿物、动植物、粮食及食品等各类环境样品中的钻、镍、锌、镉、铅、铟,钨、铜、银、锡、铋、锑、汞、砷、硒、碲、金、钯、铂等二十种痕量元素的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5.
6.
针对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的电磁暂态多速率仿真器的海量计算数据与外部系统通讯问题,研究通过定制化的通讯接口硬件和通讯协议,最大限度地利用电力系统仿真的特点,提升小步长仿真的通讯能力,并对通讯接口的可用性和正确性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基于 FPGA 的电磁暂态多速率仿真系统通讯接口克服了多速率仿真的通讯瓶颈,实现了高带宽、高稳定性和低延迟的高效通讯,适用于大规模的电磁暂态多速率仿真计算。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0年、2015年和2020年苏州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社会经济因素,使用PLUS模型预测2025年与2030年苏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并使用InVEST模型分别计算2015年、2020年、2025年和2030年苏州市的生境质量。结果表明,与2020年相比,2030年苏州市水域面积减少最多,占比从35.96%降低至32.87%;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占比从28.32%增加至31.60%。生境质量从空间分布上看,太湖水域、长江水域生境质量最好,沿岸次之,而城市中心地区相对较差;从时间分布上看,2030年相比于2015年,整体生境质量指数从0.560下降至0.528,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