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乌江干流梯级电站生态调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江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主要的开发任务为发电,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及其他。本研究在乌江干流上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运用修正的Tennant法和综合法计算了维持乌江干流各代表性河段基本健康所需的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目前乌江干流梯级电站采取的调度措施能够满足各代表性河段所需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但目前的调度措施仍是建立在发电效益最大化基础上的,未能从干流生态环境系统的特殊要求进行调度,给干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从多方面开展乌江干流梯级电站生态调度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共混法制备系列La-Ce-attapulgite催化剂,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NO催化分解性能测试.实验考察了稀土加入量、La/Ce配比、共混液pH值和催化剂的活化煅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加入量为2%,共混液pH=7,La/Ce比值为LaxCe(1-x)(x=0.5),煅烧温度4...  相似文献   
3.
采用过滤分离、超声洗脱和气质联用等技术,实验测定了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物的质量含量、可溶性有机组分在颗粒物中的质量分数和可溶性有机组分的化学组成。在实验条件下,柴油机尾气中碳烟颗粒物的质量含量为32·6~143·6mg/m3。可溶性有机组分在颗粒物中的质量分数为18·5%~89·4%。可溶性有机组分中检测出有机物100多种,已确定化学结构的有机物73种,其中直链和支链烷烃含量占81·22%,芳烃类化合物17·94%。  相似文献   
4.
邹建国  钟秦 《环境工程》2005,23(3):35-37
利用天然凹凸棒石粘土制备成的吸收液,用于柴油机废气的净化过程。柴油机废气在喷射反应器中经凹凸棒石粘土溶液吸收脱除其中的碳烟颗粒物及其它污染物质而净化。实验表明该吸收液具有胶体特性,对碳烟颗粒物有较强的亲合力。在实验条件下,废气中的碳烟脱除率可达71 .3% ,NOX 的脱除率为80 . 4 % ,HC和SO2 等有害气体的脱除率均高于90 % ,气体出口温度从2 0 0~2 5 0℃下降到约5 5℃,气相阻力为3 5kPa。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油机被认为是城市大气微粒的主要污染源.柴油机颗粒物组成复杂并且颗粒粒径甚小,大都属于亚微米级粒子和纳米级粒子.因而柴油机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化学组成及危害、物理性质、检测方法和净化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工作方法与模式,运用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以某铁路企业为实例,搭建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和实现路径。围绕"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主题,坚持大众生态健康理念,将职工健康问题放在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大环境中考虑,构建了企业6个层次的健康促进管理工作网络和12项工作制度,建立了推进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实践,提出政府主导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建立有效有力的管理体制和分层级健康促进工作网络,健全以系列制度为内容的长效工作机制,是推进企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常态化的良好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凹凸棒石催化氧化脱除柴油机尾气中的NOx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反应吸收法实验研究了天然凹凸棒石黏土、水和氢氧化钠等制备成的吸收液脱除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NOx)的特性.在吸收液的作用下,尾气中的NO经催化氧化和碱中和联合吸收过程而脱除.凹凸棒石黏土经稀土改性,可增强NOx的脱除效果.考察了吸收液的pH值、温度和稀土加入量等因素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并对其脱除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NOx脱除效率达90.6%.气相阻力为3.5kPa.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排放颗粒物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油机被认为是城市大气微粒的主要污染源。柴油机颗粒物组成复杂并且颗粒粒径甚小,大都属于亚微米级粒子和纳米级粒子。因而柴油机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化学组成及危害、物理性质、检测方法和净化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