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研究以上海市为实例,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分析了影响EKC路径的驱动因子。旨在为其它地区设计适当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以便尽早跨越EKC拐点。研究采用上海市1981-2005年期间的序列数据。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解析了全市烟尘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和全市SO2排放量等4项环境污染排放量指标的演变轨迹和阶段特征。结果表明:这4项环境指标同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典型EKC特征,即倒U形。上海市在人均GDP5700元跨越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这2项指标的拐点。在人均GDP11300元跨越了S02排放量的拐点(人均GDP值均为1990年不变价),烟尘排放量的拐点更低。研究还利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政策分析框架。通过分析产业结构、环保投资和环境管理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上海市EKC演变的驱动因子。结论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寻求本地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决策和环境决策,争取尽早跨越EKC拐点,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解耦。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促进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提出旨在促进西部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境统计历史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0年国务院环保办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建立环境保护统计制度,中国环境统计已经走过27个春秋.期间,环境统计从无到有,环境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在环境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方法、统计范围、统计手段、统计报告期等诸方面得到不断改进,环境统计网络基本形成,拓展了信息发布渠道,提高了信息发布频率等.环境统计数据在综合反映环境状况、服务于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环境统计暴露出很多不足.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与环境经济宏观调控对环境统计的要求,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对现行环境统计进行改革已十分迫切.本文回顾了中国环境统计的起步与进展,强调了改革的紧迫性,进而展望了环境统计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的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内容及企业参与该计划应具备的条件。此外,还介绍了美国国家环保局如何监督计划实施。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环境政策:形成、特点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当代中国环境政策的形成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开始起步。1979年翻2006年得翻快速发展。中国环境政策十分注意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其主要特点有:①充分运用命令-控制手段;⑦努力推动筹集环保资金;③着力明确谁应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④不断鼓励“防治结合”和“综合利用”;⑤较早体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30多年来,中国环境政策逐步演变并深化:地位从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从偏重污染控制翻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并重,方法从未端治理翻谭头控制,范围从点谭治理到流域与区域的综合治理。手段从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翻以法律、经济手段为主导。文章最后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于这些政策的基本评价,展望了中国环境政策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给我国人民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本文通过分析长江洪水的原因,提出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本文简介了ESI的进展与内涵;阐述了2005ESI的指标设置、方法学及其改进;列举了2005ESI用于146个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的测试结果及其政策建议,分析了中国得分很低的原因,最后,概要评述了ESI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加速我国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西部地区,如何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针对西部地区目前的生活环境问题,该提出旨在促进西部大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重要手段,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进一步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对策,以确保实现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