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滨海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其资源、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科研等多方面的潜在功能对社会、经济发展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中国滨海湿地遭受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当前,如何基于科学发展观,将滨海湿地纳入循环经济系统之中,更加合理地进行开发、保护,已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基于对山东滨州地区典型滨海湿地资源开发实践的研究,结合中国其他地区湿地开发保护的经验教训,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进而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滨海湿地资源开发思路、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对中国“十一五”时期的湿地开发、保护工作以及部分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借鉴、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间自贸区的设立,将更加有利于各签约国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提升。本文采用贸易指数测算方法,分析了中、挪、韩在海水产品生产、加工及贸易流通中的各自优势。挪威因丰富的渔业资源和先进的渔业技术,在海水产品养殖及加工领域中具有全球引领作用;韩国有相对更加严格的海水产品安全检疫检验体系,可以确保海水产品的品质安全。随着中韩自贸区的实施及中挪重启双边自贸协定谈判,三国海洋渔业彼此间将进入自贸型竞争态势。如何运用自贸区效应,积极促进渔业资源开发比较潜能的发挥,进一步融入全球化,对于我国,尤其是对山东省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山东省作为中国第一渔业大省,在继"海上山东"战略实施基础上,又率先提出"海上粮仓"建设规划设想。针对目前山东省渔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本文结合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模拟,在中挪、中韩自贸区背景下对各方海水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当前海水养殖产量大于捕捞产量的格局下,山东"海上粮仓"建设应以自贸区制度所形成的倒逼机制为互动机理,切实落实海产品养殖生产的安全标准底线和生态系统水平提升的两个基准维度,全面践行可持续健康的渔业资源开发理念,在全国先行完成开放型"海上粮仓"示范体系的建设,以推动我国海水产品生产与加工从量到质的转型,实现海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提升我国海洋渔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耗竭,海洋资源的开发又成为新一轮的竞赛活动。本文以渤海为例,运用海域承载力与生态补偿2种理论探讨了在资源与环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两大瓶颈的条件下,如何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保持海洋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海洋开发利用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4.
海洋环境管理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海洋环境原有功能的认识进上步完善的基础上,拓展提出了海洋环境建设信息文化功能,并指出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及海洋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重新定义了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在分析政府、厂商和消费者行为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原理,对海洋环境管理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给出了海洋环境管理的目标设计体系并提出有关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