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分别系统监测淮南市6个功能区夏、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PM2.5)质量浓度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矿区和工业区污染较严重;采矿区主要受采煤、运输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工业区受工业排放影响较大,商业区主要以汽车尾气排放为主,居民区和文教区则以燃煤排放为主;夏季颗粒物浓度日变化趋势均呈现两边凸中间凹的特征,峰值分别出现在7:00和18:00,谷值出现在13:00左右,而冬季变化趋势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城镇化为理论基础,构建涵盖经济、民生、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城镇化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质量总体呈现逐年稳步提升的趋势,但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中部,以邯郸、邢台、聊城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北部,以淮北、宿州组成的中原经济区东南部和以阜阳、信阳、驻马店等市组成的中原经济区南部区域之间的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城镇化质量水平由各分指标水平综合构成,但其水平高低不存在对应关系。中原经济区人口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但不是必然。依据测评结果提出差异对待、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策略,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峡山地不同垂直带土壤层的水文功能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渗透性能和持水能力是土壤重要的水力学性质,是土壤调节径流、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水文功能的基础。以三峡库首的夷陵-大老岭山地为对象,采集亚高山棕壤针叶林地、中山黄棕壤针阔混交林与茶园地和低山黄壤针叶林地等4个样点剖面的土壤样品,在室内进行土壤饱和导水率、水分特征曲线和理化性质测定,量化了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持水能力和水分库容等水文功能参数,并明确了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研究区山地土壤饱和导水率在0.06~14.78 mm/min之间,亚高山棕壤和中山黄棕壤林地土壤渗透性能较好,其平均饱和导水率在7.15~14.78 mm/ min之间,低山黄壤次之(1.3 9 mm/min),中山黄棕壤茶园土壤渗透能力最差(1.17 mm/min)。不同类型土壤的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存在较大差异,凋萎含水量差异较小。同一类型土壤的不同发生层内,土壤饱和含水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波动上升。不同样地间土壤水分总库容差异较大,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水分总库容增加。土壤水分特征参数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表明,饱和导水率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均与土壤总孔隙度、粘粒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含水量与根系重量呈显著正相关;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中山茶园地和低山黄壤林地相比,亚高山棕壤和中山黄棕壤林地渗透性能较好且持水性更强,具有更好的调蓄径流和涵养水源的水文功能。 关键词: 山地土壤;土壤孔隙度;饱和导水率;持水能力;三峡库区  相似文献   
4.
5.
相对湿度、温度对胶合板甲醛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不同相对湿度、温度条件下密闭环境舱中胶合板释放的甲醛浓度,研究了相对湿度和温度对胶合板甲醛释放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开始3h内密闭舱内甲醛浓度迅速增加,之后7~8h甲醛浓度趋于平衡;相对湿度升高20%,密闭舱内甲醛平衡浓度增加了1.1~1.3倍;温度升高5℃,甲醛平衡浓度增加了1.3~2.5倍;利用变装载度法,求解了胶合板甲醛初始可释放浓度Cm,0、扩散系数Dm和界面气固分配系数K,探讨了相对湿度、温度对各释放参数的影响,构建了相对湿度与温度影响参数模型,模型预测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胶合板甲醛释放参数,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物中氨氮浓度高,COD及BOD值较大,而且含有一定重金属离子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将有机物、重金属化学沉降,同时将滤液中的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用鼓气的方法赶出氨气,再用絮凝剂混凝沉降的方法对渗滤波进行处理.经优化条件实验出水后的渗滤液基本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8.
利用2014年7月和2015年1月在淮南市不同功能区采集的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其水溶性离子时空和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夏季和冬季粗、细粒子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3.45±4.53)μg/m3、(27.81±17.65)μg/m3和(12.87±8.37)μg/m3、(85.08±35.41)μg/m3。淮南市大气颗粒物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为Ca2+、NO-3和SO2-4。冬季各功能区PM2.5中总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普遍高于夏季。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土壤源、工业污染及二次转化,冬季二次污染源主要以流动源污染为主,而夏季流动源和固定源污染贡献接近。  相似文献   
9.
根据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物中氨氮浓度高,COD及BOD值较大,而且含有一定重金属离子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将有机物、重金属化学沉降,同时将滤液中的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用鼓气的方法赶出氨气,再用絮凝剂混凝沉降的方法对渗滤液进行处理。经优化条件实验出水后的渗滤液基本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集淮南市6个功能区四季的PM_(2.5)样品,运用GC-MS仪测定样品中PAHs含量并分析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该市PM_(2.5)中PAHs质量浓度年均值为31.06 ng/m~3,呈现冬季污染程度最重,夏季最轻,采矿区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居民区对照区的特征;夏季PAHs以3环和4环为主,春、秋、冬季以4环、5环和6环为主;6个功能区均以4环PAHs为主;PAHs主要来源为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生物质燃烧及焦炉挥发,其中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