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三峡库区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克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2):111-114
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渐完工,中国最大的人工湿地三峡水库也相应形成。由于位于长江上游主干道的特殊区位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三峡水库湿地的生态环境不仅对三峡枢纽的安全运行和库区生态安全、而且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生态也将产生直接影响。目前,虽然加强了对长江上游地区的治理,但三峡水库湿地生态仍面临威胁。故应采取综合措施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自然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农民增收缺少支撑 ,加上三峡工程的修建 ,淹没了大批肥田沃土 ,更加激化了人地矛盾 ,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容量减少、经济贫困化恶性循环 ,最终致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严重对立。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在于发展生态经济。从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和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资源特色出发 ,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求 ,提出了建立由水域生态经济产业带、沿江经济支撑产业带、腹地生态农业带、高山垂直绿色产业带构成的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想 ,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产业有机复合而成。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具体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自然尤其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农民增收缺少支撑,加上三峡工程的修建,淹没了大批肥田沃土,更加激化了人地矛盾,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生态承载容量减少、经济贫困化恶性循环,最终致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严重对立,要从根本上解决库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发展生态经济,从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特征及其分布特点和气候、土壤条件以及资源特色出发,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要求,提出了建立由水域生态经济产业带、沿江经济支撑产业事、腹地生态农业带、高山垂直绿色产业带构成的生态经济复合产业带的构想,其中每个产业带又由若干关联性强的产业有机复合而成。还提出了发展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的具体政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奉节“白帝城”位于三峡库区集聚贫困地区的腹地、是典型的“富饶的贫困”地区,由于受到地形环境、交通设施的水平限制和行政区域的分割,形成了三峡地区腹地典型的“鞭长莫及”的贫困地区,社会及经济发展缺少大中型城市的辐射作用。因此,建立“白帝城”地级市,形成新兴城镇网络体系,是调整库区腹地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库区生产力布局科学化、促进当地资源深度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富饶的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提出了加深认识是前提,科学规划是条件,联动开发是途径,行政整合是力量,政策倾斜是保障,产业调整是动力等一系列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峡库区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化、百分移民安置等三大难题。要使这三大难题从根本上得以有效协调解决,必须发展生态经济。本文提出了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生态旅游业等方面构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① 面临严峻的生态、经济问题 ,农业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本文论述了库区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应遵循的原则、重点发展的方向及建设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