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巫山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巫山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又地处山区,县境虽然辽阔,但山多坝少,且农业人口比例很高,因此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近十几年来,三峡工程的兴建,导致移民搬迁、城镇迁建及伴随工程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占用大量优质土地。迫于生计,部分农民不得不毁林开荒造田,坡耕在因此而增多,继而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日趋贫瘠,最终导致该县土地利用类型、数量、方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以空间信息技术为研究手段和技术支持,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研究方法;然后以典型山区县城--巫山县为例,以该县1986-2000年的TM图像数据为主要研究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这个山区县城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当地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等驱动因子,进一步详细分析了各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具体原因。旨在为当地政府或管理部门提供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正确管理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同时也为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2.
攀西地区实施退耕和天保工程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攀西地处长江上游,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生态退化严重。论述了攀植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问题,如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脆弱性及地方财政的弱势地位造成对森林依赖性砍伐,法律法规等各项具体配套措施不到位,利益分享补偿机制等制度建设落后于实践,群众的落后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难以摒除等都使工程实施初期的经济效益不明显,当地群众脱贫又返贫,社会矛盾激化等。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区分当前和长远两个层次,在当前主要依靠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吸引民间投资,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强化普法执法,加强现有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等;远期内,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水电,旅游等资源商品型替代产品,重视农村科教文卫普及,摒除陈规陋习,控制人口增长,树立“环境容量/土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意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