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
针对输电线路试验检测项目人工管理,在周期内存在漏检、重检等不规范现状,对计划预警措施进行分析,利用 ASP 技术和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开发了输电线路试验预警系统,实现了线路例行、诊断性试验的到期提醒、查询、打印、备份等功能。系统界面操作简单、查询数据准确、维护便捷。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提高了设备的管理水平,为架空输电线路科学管理提供了可参依据。  相似文献   
2.
掺烧污泥已成为燃煤电厂能源结构转型的手段之一。本文基于浙江金华宁能热电厂现有燃煤烟气系统,提出在烟道系统增设活性炭喷射净化技术,基于Fluent模拟分析,从单喷口和多喷口的喷射点位置、喷射角度、喷射质量流量三个方面,对烟道中活性炭喷射分布均匀性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比较停留时间、扩散效果,分析了不同活性炭喷射方案下的喷射效果;最后,对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的影响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喷口喷射,多喷口喷射的活性炭更加均匀,但成本更高。对于单喷口喷射,当活性炭喷射点位置在烟道水平转垂直的弯头出口截面中心位置处时,扩散效果好,且活性炭停留时间长;当活性炭为顺流喷射、质量流量为10 kg/h时具有最高的经济效益。对于多喷口喷射,活性炭质量流量为15 kg/h时,活性炭吸附效果较好,但是成本更高。单喷口和多喷口下都应选择顺流喷射,这样扩散面积相对更大,活性炭的扩散效果相对更好,并且在截面中分布相对均匀。活性炭喷射系统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以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分类解译、气象、统计年鉴、百度地图等多源数据,综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基于NPP与NDVI的生境质量指数评价、InVEST生境质量评价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与方法,对黄山市2017年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定量识别了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其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黄山市2017年综合生境质量总值为1.84×10~(10)元,平均生境质量值为18 627元/hm~2,在空间上表现出西部优于东部、北部优于南部的分布特征。(2)县域尺度上祁门县生境质量最优,屯溪区生境质量最差,乡镇(街道)尺度上环太平湖的龙门乡生境质量均值最高,昱中街道最低。(3)地形是影响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重要基础因素,海拔、地势起伏度、坡度、坡度极差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均在0.6以上,其中坡度比海拔影响力更大。(4)旅游活动是黄山市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重要外在动力,旅游区生境质量较其他区域与海拔等因素的相关性更高。高等级旅游资源聚集且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区域发展为规模大的旅游接待、集散中心,成为生境质量低值区;高品质旅游资源聚集,但受限于区位、地形与资源保护,成为生境质量中值区;旅游资源分散区,未形成集聚效应,且交通不便,原始生境保持较好,成为生境优质区。空间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生境质量空间分异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及5G等先进科技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而5G通讯技术也将应急管理的速度提升到了新的水平。近年来,中兴通讯在超高清网络摄像机、走失人员搜寻救援、5G视频会议终端、5G融合指挥平台的研发等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针对330 kV黄侯输电线路95号3A1-ZMC1型直线杆塔倾斜的现状,进行了地质、地貌取样及卫星云图对比,分析了A、B腿侧沉降严重的原因及塔身加装拉线保护、脚板加垫板、可调式联合大板基础等处理方法,结合线路运行现状,提出了塔身安装四方拉线、A腿塔脚板下方支垫楔形垫板的纠偏措施,解决了杆塔基础因土质原因造成的基础下沉倾斜隐患。实施后运行效果良好,并推广应用至同机理倾斜杆塔上,提高了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为类似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连续施硅对双季稻镉硅累积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彭华  邓凯  石宇  魏维  柳赛花  纪雄辉 《环境科学》2022,43(8):4271-4281
为研究硅肥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以及双季稻对镉硅积累的影响,在稻田土壤镉较高[ω(总Cd)为1.03 mg·kg-1]污染条件下,开展双季稻连续基施硅肥180 kg·hm-2(以SiO2计)的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双季稻田连续施用硅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108.1%~275.0%,同时提高土壤1.15~1.33个pH单位,施用硅肥早、晚稻土壤DTPA-Cd含量降幅分别为12.3%和15.9%,差异达显著水平;施硅促进了土壤镉向稳定形态的转化,土壤可交换态EXC-Cd含量降幅为2.6%~5.1%,QW处理降低达显著水平;施硅肥处理,碳酸盐结合态CAR-Cd含量降低,降幅为8.6%~24.9%,显著增加了铁锰氧化态FMO-Cd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结合态OR-Cd含量,增幅为2.3%~12.8%,残渣态RES-Cd含量增幅为2.3%~6.0%;连续施硅肥降低了水稻对镉的积累,早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8.4%、49.7%和50.9%,晚稻根、茎叶和稻米平均降幅分别为30.6%、34.4%和39.2%;硅处理显著降低了水稻根吸收系数(AF土/根),降幅为25.5%~49.6%,同时降低了水稻根向茎叶的转运系数(T根/茎叶),降幅为13.5%~52.6%,差异显著,早、晚稻稻米镉富集系数(BAF)分别平均降低6.0%和8.0%,其中粉末状硅肥对降低水稻镉吸收效果最佳.综上表明硅肥能够降低水稻对镉的吸收积累,然而硅肥持续性降镉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