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异常的物理环境变化背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武汉1951-2000年50年暴雨日数资料,应用Mann-Kendall统计方法对暴雨邓列进行年限突变检验。揭示出武汉暴雨在1979年发生突变,20世纪80年代后暴雨出现频数明显上升,强度增大,90年代达到最大,同时指出武汉20世纪90年代暴雨日数和暴雨量异常的显著特征,着重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太平洋海温等重要物理环境因子的突变出发,探讨造成20世纪90年代武汉暴雨异常的物理变化背景,结果表明,在武汉暴雨异常多的90年代与暴雨异常少的70年代,所对应的大气,海洋环境背景显著不同,90年代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场是处于几十年中正异常最大的阶段,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南,偏强,西伸脊点偏西,东亚中高纬度环流异常,维持稳定的阻塞高压形势,赤道东太平洋海温(SST)出现最大正距平,为近50年来的异常增温时期,厄尔尼诺(ENSO)事件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2.
厄尔尼诺与华中夏季低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华中地区10个测站1951-1995年7-8月气温资料,采用EOF、遥相关、全盛分析等统计-天气气候学方法,研究了华中夏季温度变化同北太平洋SSTA场的相关结构及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对海温异常的响应。具体描述了ENSO年和Lanina年华中夏季温度距平的差异性。并通过分析冷夏年500hpa高度场的环流特点,探讨海-气间的可能联系及物理机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海温与华中夏季温度存在较好的滞后相关关系。ENSO位相对,华中夏季温度偏低,易出现冷夏,拉尼娜年则相反,易出现酷暑。冷夏(酷暑)对应着赤道东太平洋正(负)SSTA,西太平洋副热带海域负(正)SSTA;反映了赤道东太平洋和热带西太平洋之间存在翘翘板效应。海温异常变化超前副高异常变化1-3个月。冷夏年副高主体偏东偏南。  相似文献   
3.
清江流域避暑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研究马乃孚,甘雨来(湖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4)(长阳县气象局长阳443500)1前言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气候是一种旅游资源。欧洲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发展旅游业,如有“旅游王国”美称的西班牙,骄傲地宣称“我们出口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