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以聚酰胺材料老化试验为例,讨论了储存寿命预测的分析技术、试验设计技术;提出了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因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素包括试验样品选择、考核性能选择、试验方法选择、产品环境剖面分析、热老化温度确定等。  相似文献   
2.
杨树人工林碳循环对淹水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涡度相关方法对安徽怀宁杨树人工林的碳通量进行监测,得到微气象数据和通量数据。通过坐标旋转、密度校正和数据插补处理提高数据质量。选取2005年9月淹水期间的数据。分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在半小时尺度上,在淹水期表观量子效率α随着土壤含水量SWC上升而降低;在未淹水期最大。为-0.0023μmolphoton^-1;退水期最低,为-0.00122mgCO2μmolphoton^-1,退水后恢复到-0,00168mgCO2μmolphoton^-1;α在淹水中2期降低速率最大,在整个淹水期间α的恢复速率是大于降低速率的。(2)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EP)在淹水后不断降低.耒淹水期为8.0gCm^-2day^-1.退水后为4.7gCm^-2day^-1,在淹水中2期降幅是最大的达到了16%。(3)生态系统呼吸(Reco)在完全被水淹的第一天降到最低,仅为2.2gCm^-2day^-1;由于温度的影响其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在淹水中2期的变化幅度是最大的;退水后Reco为4.2gCm^-2day^-1恢复到来淹水前的87%。(4)淹水期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的变化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淹水中1期最大为-4.2gCm^-2day^-1。退水后最低。为0.6gCm^-2day^-1是未淹水前的17%。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到的可降解农药的土著微生物,因其对环境的友好性及原位修复的可行性,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从土壤中筛选精喹禾灵降解菌株,首先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了除草剂精喹禾灵胁迫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精喹禾灵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精喹禾灵使细菌多样性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第9 d变化最大,后期趋于稳定.根据DGGE图谱条带的测序结果推断,Pseudomonas、Massilia、Burkholderia等属中的细菌对精喹禾灵具有耐受性或降解潜力,这些微生物类群可作为减少农药残留的土著微生物资源进行分离筛选.根据条带的测序结果,合成了地高辛(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并进行了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到了3株具有降解潜力的菌株,其中L1可以利用精喹禾灵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经16S rRNA基因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菌株L1在无机盐培养基中降解精喹禾灵的效果.结果表明,培养7 d后,精喹禾灵的含量减少了近50%,且随着精喹禾灵含量的降低,L1菌体数量增加,证实了菌株L1具有降解精喹禾灵的能力.这一结果为今后研究菌株L1降解精喹禾灵的机制、功能基因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学理论为基本依据,探讨了生态区划的原则、指标和方法。采用ISODATA法结合SPSS100中的层次聚类分析软件包,选择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和经济发展指标等20个定性、定量指标,利用数量化评分标准将三峡库区划分为4个生态类型区,并对各生态类型区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应用ArcGIS绘制出三峡库区生态区划图,结果表明第I区生态类型较好。研究指出三峡地区生活在生态安全质量较高的人口约有28万多人,只占库区总人口的17%;此外通过对各区生态经济特征的综合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各区主要以山地、丘陵地为主,而且水土流失面积占60%左右,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旨在为生态分区评价以及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建设提供参考,提出加强山地丘陵的综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及降低污染是优化三峡库区生态状况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