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2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水解酸化—复合厌氧—流离生物床—臭氧—三相生物流化床"工艺对维生素类制药废水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由于废水的可生化性极差,将其与生活污水混合后,BOD/COD值由0.05提高到0.18。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水解酸化和臭氧氧化对废水可生化性进行改善,可使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出水COD和氨氮完全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干支流洪水遭遇加剧了江河的防洪形势,分析干支流洪水的遭遇情况,对于充分利用流域梯级水库的防洪库容,减少下游洪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洪水遭遇分析大多采用实测资料统计,Copula函数因其灵活有效性被陆续应用到其中.为合理制定川江联合防洪调度方式,减轻川江河段防洪压力,采用川江干流朱沱站、寸滩站和嘉陵江北碚站、乌江武隆站多年实测资料,通过混合Von Mises分布和p-Ⅲ型分布拟合年最大洪水发生时间和洪水量级,引入Archimedean Copula函数分别构建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间的联合分布,对川江干支流洪水遭遇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川江干支流千年一遇洪水发生遭遇的概率较低,川江干流与嘉陵江洪水发生遭遇的概率较高且量级较大,乌江与川江干流、嘉陵江发生遭遇的概率较低且量级较小.  相似文献   
3.
长江上游支流众多,干流与支流、支流与支流的洪水遭遇使得防洪形势更加严峻,亟需分析洪水遭遇规律和遭遇态势。采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从洪水遭遇次数、遭遇时间、洪峰、不同时段洪量、遭遇程度和洪峰时间间隔等多个角度,分析长江上游干流朱沱站与支流嘉陵江北碚站(干-支组合Ⅰ)、长江上游干流寸滩站与支流乌江武隆站(干-支组合Ⅱ)和支流嘉陵江北碚站与乌江武隆站(支-支组合Ⅲ)这三种洪水遭遇组合不同量级洪水的遭遇规律,进而,采用改进的四元联系数集对势排序法,对洪峰遭遇严重程度、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遭遇严重程度、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遭遇重叠程度以及年最大洪峰间隔时间长短进行了态势排序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与嘉陵江的洪水遭遇严重程度较高,长江与乌江的洪水遭遇程度一般,而嘉陵江与乌江的洪水遭遇程度轻微。洪水遭遇集对势排序可以从同势、均势、反势角度定量评价洪水遭遇严重程度,可清晰全面地展现洪峰与洪量的量级大小、重叠程度和间隔时间对干支流洪水遭遇的影响,把洪水遭遇严重程度量化为不同等级,为流域防洪减灾与科学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常州城市垃圾填埋场项目建设为例,分析了全寿命期管理理念在垃圾填埋场管理中的应用,进而提出了全寿命期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控制填埋场项目的质量、费用、时间等目标,并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鱼类体色对环境污染物十分敏感,使其成为污染监测中理想的生物指示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鱼类体色调控复杂,涉及的基因丰富.本文综述污染物对鱼类体色的干扰作用及可能的干扰机制,为鱼类体色应用于污染监测相关生物标志物筛选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从鱼类色素合成和代谢、色素细胞发育和迁移、体色变化的调控等方面,综述鱼类体色的分子基础,有助于探究污染物干扰鱼类体色的可能靶点和毒理学机制,为鱼类体色生理学基础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