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传正  肖锐铧 《灾害学》2021,(2):130-133,150
1980年6月3日,湖北省远安县盐池河磷矿发生大规模山崩,造成284人死亡。该文分析认为,山崩是在地形、岩性、构造、采矿和降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大规模磷矿采空区的悬板张拉作用是山体顶部开裂的主要因素,顺倾软弱带的强度弱化是开裂山体滑移的根本原因。通过建立盐池河山崩地质模型和力学模型,结合变形监测资料分析,建立了顺倾山体开裂力学判据和开裂后山体滑移力学判据。从减灾文化建设角度,探讨了当事人、管理干部和技术专家在盐池河山崩灾难防范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防灾启示,可为闻者戒。  相似文献   
2.
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县、乡、村地方政府组织城镇或农村社区居民为防治地质灾害而自觉建立与实施的工作体制和减灾行动,是一种针对灾害风险进行自我管理的工作体系。实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根本目的是抓住减灾时机,实现实时高效,具体体现为“六个自我”,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和自我救治”。本文在理论上界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定位,可帮助从事具体工作的基层人员更清楚地认识该项工作的实质意义,了解其在国家地质灾害减轻战略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是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的中心环节,是针对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采取的紧急减灾行动。工作实施体现为6个“快”,即“快调查、快监测、快定性、快论证、快决策和快实施”。作者结合十多年的工作经验,在理论上界定了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各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提出了执行应急任务的科技人员应具备政策法规、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工作程序和社会人文等方面的知识。最后,简单介绍了特大型滑坡险情应急处置(Ⅰ级响应)和大型黄土崩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Ⅱ级响应)的有关实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