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是对《南北地震带未来10年尺度强震危险性判定》这一攻关研究结果的概要介绍。内容包括判定原则、思路与方法;区域地震大形势估计;区内基础探测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潜在震源的判定;含有时间的动态因子普查与筛选等方面,最后列出1986—2000年强震危险性的综合判定结果,即7—7.5级大震危险地点有5个:①四川乾宁—康定;②四川甘孜—侏倭;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当前地震预报面临困难的两种原因,以至对震源过程和前兆物理机理的认识只是定性的、肤浅的,必然是不确定的。根据近年来文献与资料的报导,提出现代地震学发展的趋势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开展超深科学钻探研究,发展大动态宽频带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和建立地震预报实验场。为推进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提出在三个方面应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我国环保科技人员在不同岗位上,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和丰富的环境科技资料。这些成果和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将对改善我国环境、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起重要作用。科技档案工作是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现就如何科学地建立科技档案,合理地使用科技资料,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