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 言 建国初期,诺大的中国只有“一个台站三个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形成几百个台站、上万人的地震专业队伍。这是表层上的数字变化。内在的和本质的变化是什么?人们从没有停止过思索。 有一句名言:历史从来都是现代的。意思是,现代人看历史,总摆脱不了现代人的利益和观点。可是,人们需要以史为鉴,又不能不去回顾历史。这就产生一个能否尊重历史和如何从确凿史实中引出合理结论的问题。 到底这个过程是怎样完成的?是什么因素造成这样的变化?如何评价我们走过的道路?让我们对上个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初这段时间,粗略地分为几个…  相似文献   
2.
1各国测定震级为什么有差别?对这次地震,印度政府和气象部门早先给出的震级偏低,才6.8级。后来,美国给7.6级,日本给7.8级。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经过详细分析测定,确定为7.8级。我国媒体一般用7.6级,也有用7.8级的。在一般情况下,震级的测量和计算偏差允许在正负0.2或0.3范围内,因此采用7.6级或7.8级都应认为可以接受。在南亚地区,这种近距离台网测定大地震震级偏低的现象,曾多次出现过,往往受制于高频窄带的地震仪器的局限性。有一次,印度自己测定本国地震的震级,一开始也偏低。后来,由当地的地震学家出面作了更正。震级偏低的原因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3.
1 前言 灾害总是来得太突然,没有来得及列入国际十大新闻。然而一旦进入公众视线,立刻引发公众的密切关注,并提出很多很有意义的问题,成为跨年度的超级新闻。 2004 年 12 月 25 日在京闭幕的《2004 年中国国际新闻论坛会》公布经 43 家媒体评选出的“国际十大新闻”,其中三项与灾害有关,有禽流感肆虐事件、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和别兰斯劫持人质案。 然而,谁也不会料到,12 月 26 日在印度洋,这个一直不被科学家“看好”的大洋洋底发生“超级地震”,引发高达数十米的“超级海啸”,造成席卷沿岸 12 个国家无辜生灵的“超级灾难”! 据现在…  相似文献   
4.
在通往香山公园的一条新开拓的公路边,有一座依山而立、造型独特、与香山饭店相映成趣的“亮点”工程。这就是《中国地震科普教育馆》。 该馆造型独特,富有现代感的球形网体(22.5度的倾斜代表地球的自旋)与蕴涵源远历史的大理石方形基座结合为一体,擎天柱地,给人一种威严,又透出几分灵气的感觉。在展馆的围墙外,赶早来香山晨练的人们,每到此处,不由得放慢了脚步,驻足远望,议论一番。 看得出,人们很关心这个展馆的内容。 让我们在此,在它正式对外展出之前,选择几个“片段”,介绍给关心它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5.
怪坡不怪视觉作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2月14日《北京青年报》以“北京八达岭高速出现怪坡”为题,对八达岭高速出京方向46公里居庸关出口500米处附近发现的怪坡进行报道。2004年3月29日,为揭开八达岭高速“怪坡”之谜,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第三测绘分院的专家前往现场进行实地测量。不到半小时,5个观测点的高差数据就出来了。如果把“坡顶”的  相似文献   
6.
建国初期,诺大的中国只有“一个台站三个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如今已形成几百个台站、上万人的地震专业队伍。这是表层上的数字变化。内在的和本质的变化是什么?人们从没有停止过思索。  相似文献   
7.
张少泉研究员近年从事科普创作活动,成绩斐然。《地心之旅》和《大地震》两部科普报告,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组织的"大手拉小手·中国西部科普行"活动中,深受中小学生欢迎。并且应邀在中央电视台-科技10频道中播出后,成为"百家讲坛"栏目颇有影响和震撼力的报告。为此我们请张先生把他这个成功的报告的创作过程写出来,提供给读者分享。我们相信,这篇文章将对我们地震系统和我国地球科学的科普创作和实践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灾害总是来得太突然,没有来得及列入国际十大新闻。然而一旦进入公众视线,立刻引发公众的密切关注,并提出很多很有意义的问题,成为跨年度的超级新闻。  相似文献   
9.
1984年5月23日在内罗毕举行的环境理事会上,各代表团讨论并赞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IRPTO)关于环境中潜在有毒化学品进行登记注册的提案,并认为此提案具有全球性意义,对政府有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意见和实施建议。随着委员会继续深入讨论支持措施。许多代表团对环境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引起了注意。  相似文献   
10.
1各国测定震级为什么有差别?2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数字为何报道这么迟缓?3对这次巴基斯坦地震,当地有预报么?我国帮助他们有短临预报么?4为什么同在一个楼群中,有一座10层的高楼部分倒塌?5这次地震与去年引起海啸的印尼地震有关系吗?6去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之后,您给我们做报告,说可能向印度次大陆发展。果然,巴基斯坦就来地震了。这个趋势性意见,您是怎么提出来的?7巴基斯坦北部地震之后,下一个地震可能发生在哪里?8如何考虑中国第五个地震活跃期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