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提高开顶气室(open-top chamber,OTC)模拟气候变化研究植物生理响应的控制效果,基于前期OTC控制系统基础,对气室结构、控制系统及监测系统改进升级。对改进后的OTC控制系统采集了试验期间5月—10月OTC气室内CO2浓度、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实时数据分析模拟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OTC控制系统能够控制CO2浓度达到试验预设浓度梯度,在试验期OTC气室内监测的CO2浓度平均值对照组(CK)为369.33 μmol?mol?1,处理1组(TR1)为558.35 μmol?mol?1,处理2组(TR2)为772.71 μmol?mol?1;CO2浓度波动范围TR1组为551.82—572.40 μmol?mol?1,变幅为20.58 μmol?mol?1;TR2组为756.71—779.79 μmol?mol?1,变幅为23.08 μmol?mol?1,满足试验预设模拟要求;气室内不同处理间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改进后的OTC控制系统模拟效果好,可用于研究植物响应气候变化的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2.
简要概述了马钢第二炼铁厂近年来在喷煤工艺流程中对粉尘治理方面的一些改造措施和方案,并介绍了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盆栽强化试验研究了树脂包衣肥料残膜对土壤容重及作物生长及土壤外观的影响;研究了光降解残膜在自然光下的降解;并探讨了残膜在土壤中的降解与积累模式。结果表明,土壤中残膜含量在0.1%~0.2%范围内时,对作物生长没有负面影响,甚至随着积累量的增加,还有增加作物产量的倾向,但随着土壤中残膜量的增加,对土壤外观有一定影响。添加光降解剂可以显著加快残膜的降解。由于降解现象的存在,残膜在土壤中的量不会无限制增加,而是呈抛物线型积累。残膜在表层土壤中积累的最大量不会超过某一临界值,该值的大小由每年包衣肥料的施用量、残膜露出土表的比例及降解量、损失量决定。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控释掺混肥一次性施肥对华北平原麦玉(冬小麦和夏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于2020~2022年在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试验.冬小麦和夏玉米均设不施氮对照(CK)、农户习惯施氮(FFP)、优化施氮(OPT)、CRU1(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5∶5和3∶7)、CRU2(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上的掺混比例分别为7∶3和5∶5)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施肥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结果表明,施氮可显著提高麦玉轮作系统单季和周年作物产量(P<0.05).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夏玉米、冬小麦和周年产量分别提高了0.4%~5.6%、-5.4%~4.1%和-1.1%~3.9%(P>0.05);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8.6%~43.4%、2.05~6.24 kg·kg-1和4.24~10.13 kg·kg-1;周年净收益提高了0.2%~6.3%.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土壤N2O和CO2的周年排放(P<0.05),但对CH4周年排放没有影响(第1年FFP处理除外).CRU1和CRU2处理的土壤N2O周年排放总量较FFP处理显著降低了23.4%~30.2%(P<0.05).施氮显著增加了麦玉轮作体系的周年全球增温潜势(GWP)(P<0.05),但各施氮处理通过提高作物产量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FFP相比,CRU1和CRU2处理的周年GWP降低了9.6%~11.5%(P<0.05),周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降低了11.2%~13.8%(P>0.05).综上所述,一次性减量施用控释掺混肥在减少氮肥和人工投入、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华北平原粮食作物清洁生产的有效氮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简要概述了马钢第二炼铁厂近年来在喷煤工艺流程中对粉尘治理方面的一些改造措施和方案 ,并介绍了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独立梁下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结构鲁棒性,结合失稳状态下结构的内力与变形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变形控制的结构稳定临界承载力,并对已有的结构鲁棒性量化评价指标进行改进。通过4种支撑架设计模型的计算对比,分析了梁两侧外延立杆间距与水平杆加强层对结构鲁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载区立杆的构件易损性系数明显高于非加载区,而立杆的重要性系数却略低于非加载区;减小梁两侧外延立杆间距能有效提高结构鲁棒性;设置水平杆加强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但降低了结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岩溶地区修建双连拱隧道难度较大,岩溶探测、支护方式选择等成为施工的关键问题。依托广西宜河高速公路某连拱隧道,根据围岩等级分别制定Ⅲ级、Ⅴ级围岩施工和支护方案,施工期间采用超前地质雷达探测隧道掌子面前方未开挖岩体,通过分析雷达反射波波形图,预测隧道中导洞存在4处溶洞,隧道开挖过程中揭露了3处溶洞,与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超前地质雷达的可靠性和重要性。针对溶洞地段采用Ⅴ级岩体支护方案,即采用套拱进行溶腔的加固处理,监测数据显示其变形基本值为0,表明该加固处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邻氯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的粒子电极,选择石墨板和不锈钢板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组成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文章研究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邻氯苯胺废水的电催化氧化效果,探讨了槽电压、溶液初始pH、电解时间、支持电解质浓度、电极极板间距等影响因素对邻氯苯胺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槽电压为15.0 V,溶液初始pH为3.0,支持电解质浓度为0.10 mol/L,极板间距为2 cm,电解时间为30 min时,邻氯苯胺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7.50%。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扫描发现,由于三维电极电催化氧化作用,邻氯苯胺的苯环断裂,生成一些脂肪族物质。谱图在250~350 nm波长范围内并无其他吸收峰出现,说明溶液在降解过程中并没有生成其他大分子物质。从而证实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邻氯苯胺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
程勇  孟庆函  曹兵 《环境工程学报》2011,5(5):1086-109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Ni炭气凝胶,将炭气凝胶作为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装置的粒子电极处理模拟甲基橙废水,研究了电解时间、电压、粒子电极质量和粒子电极种类等各种因素对甲基橙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研究表明,在炭气凝胶中负载金属Ni可提高其孔容及比表面积,同时增强对甲基橙废水的电催化氧化能力.在最优操作条件下,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