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冯锐  玉霞 《防灾博览》2003,(3):28-29
一条谚语三句话,看人看房看地下。房倒屋塌有七度,四度有感十遭难。 这条谚语本是专业人员的口诀,讲清了地震烈度中三个最重要的分级关系。 众所周知,评定地震自身能量大小时,用震级来度量;而欲评定一次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效应时,就要用烈度这个量了。烈度是以宏观破坏现象为判据的,分为若干等级,并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称为烈度表。一般情况下,震中区的烈度最大(烈度异常区除外),向外逐  相似文献   
2.
1995年7月下旬,罕见的酷热笼罩全球。向以凉爽著称的甘肃兰州,也连日热浪灼人。随着每日凌晨在当地难得一遇的雷雨频频光顾,地震谣言不胫而走。于是,民间的各种防震措施及地震报警器应运而生。由于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及地震科普知识的匮乏,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个大学生因楼道里铅球滚动发出的“隆隆”之声,误为地震,情急中跳窗造成腰椎断裂,导致残废;有对夫妻因倒置的酒瓶倒地引发的响声,夫君误为地震,夺门而逃,因在关键时刻无视妻儿的死活,导致家庭破裂……  相似文献   
3.
4.
没有直尺,无法确定长宽高;没有钟表,无法确定时间;同理,没有摆,人们也无法测定地震的活动。众所周知,欲在一个运动系统中去确定自身的运动状态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地震发生时,万物都处在剧烈的晃动中,想要找到一种在地震时能够保持相对不运动的参照物来记录地面振动的大小、方向、轨迹和方式,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如果说坐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