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近50多年来的气象、社会经济和遥感监测等资料,分析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地区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量的波动性较大。但从1998年之后呈快速的下降态势,目前正处于暖干化的气候期。气候的变干、变暖,使得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呈不断恶化趋势。(2)不同的地区,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处于同一气候区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区域,由于人口分布密度、工业化程度等的不同,使得人类活动对呼伦湖区域生态环境演化影响较大,而对贝尔湖区域生态演变的影响相对较少。(3)内蒙古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化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的效应,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对农牧业产品等物质需求的增加而引起的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粮豆种植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农牧交错带巴林左旗为例,以历年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指标、风险指数指标和综合风险指标等为评估标准,分析了评估巴林左旗粮豆单产的风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多数灾年的减产率在45%以下,从而得出一般性减产年份较多,而重灾或绝收年份较少的结论。根据气候相似性原理,结合小网格资源推算的方法,利用GIS技术,进行了粮豆种植的风险评估与区划,指出该地区风险分布具有北部高、南部低的连片性分布特点。同时对影响粮豆产量波动的风险成因进行了评估,得出南北部气候条件的差异和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是引起该地区粮豆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