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在尾矿库安全标准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可用于尾矿库企业评价自身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的方法,引入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从要求、执行和成果三方面,选取17个相互独立的评价指标,建立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分层抽取员工对指标打分,得到指标观测值。采用信息熵确定各指标权重,以优、良、中、差作为评价等级,并对应安全标准化等级中的1级、2级、3级以及未达标。考虑可操作性,选取直线型函数作为单指标测度函数。使用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等级,得出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价结果。在5家尾矿库企业进行模型应用,并对比专家考评结果。结果表明,熵权-未确知测度模型用于尾矿库安全标准化运行状况评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因问题在事故控制中的重要性,为规范人员行为,提出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中逐条评分的思想融入作业安全管理中,以规范员工个人行为。并将员工不安全行为按照诱因的不同,划分为功能性失误、心理性失误、知识性错误、条件限制性错误、主观意识性违章等5种类型。针对不同诱因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对比这些措施实施前后员工作业行为符合标准规范的比例,研究运行过程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实施减少了试验岗位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员工行为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流于形式,此次研究以长沙市15家小微企业为例,从企业自身、考评细则、评审过程三个层面对影响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效果的共性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分别提出相应方案,以期能够为后续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弥补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单一总分值衡量企业安全状况存在的不足,构建以集对分析理论(SPA)为基础的联系度函数模型,分析企业考评结果的联系度、集对势、差异度。然后提出将考评结果划分为文件资料、设备设施、安全管理3个模块,细分为15个要素,以帮助企业直观认识其优势与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企业通过联系度函数模型的分析结果进一步认识自身安全水平,进而通过对考评结果的深层次分析,直观地找出关键安全防范点,确定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