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空心玻璃微珠三相泡沫抗溶抗烧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空心玻璃微珠添加量、泡沫液浓度和泡沫液性质对三相泡沫在油面的稳定性和抗烧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空心玻璃微珠添加量越大,三相泡沫在油面的稳定性越差.泡沫液浓度和性质对三相泡沫在油面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添加微珠后三相泡沫的抗烧性能降低,与蛋白两相泡沫相比,空心微珠添加量为10mL、30mL和50mL时,ti缩短约26%、38%和42%,泡沫完全烧损时间也缩短约20%、28%和31%.  相似文献   
2.
曹文娟  杜文锋  杨宁 《火灾科学》2007,16(3):123-127
通过实验研究了施加辐射热后浸油沙层的着火特性.实验中使用柴油为燃料,沙层为多孔介质,自制的施加辐射热测量闪点和燃点的设备,研究了施加辐射热后,沙油质量比、沙粒直径以及外界辐射热通量对浸油沙层着火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沙粒直径及沙油质量比不变,随着辐射热通量的增大,浸油沙层的闪点、燃点降低到某一值后不再变化;施加辐射热通量,浸油沙层的闪点、燃点随沙油质量比的增加而升高,不再出现闪点和燃点的最小值点;沙粒直径对浸油沙层的闪点和燃点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文锋  何威 《火灾科学》2009,18(3):182-186
研究了氟碳表面活性剂添加量、氟碳表面活性剂性质和泡沫液浓度等对空心微珠三相泡沫在油面稳定性的影响,并在模拟燃烧装置上对比了添加氟碳表面活性剂前后三相泡沫的抗烧能力.结果表明,加入氟碳表面活性剂后,三相泡沫在油面的稳定性显著增强,且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优于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当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空心玻璃微珠和蛋白泡沫浓度分别为0.02%、6%和10%时,三相泡沫受热后表面形成黑色致密覆盖层,可有效隔绝热量向内部传递,使抗烧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曹文娟  杜文锋 《火灾科学》2012,21(4):181-188
使用0#柴油和沙层作为燃料和地面模型,通过实验研究了泄漏液体燃料渗透在地面之后的火焰传播现象.详细研究了燃料床中沙粒直径、燃烧盘宽度及一端施加辐射热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并使用热电偶测量了沙层表面火焰前沿到达时的温度以及沙层表面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结果表明,燃料渗漏在地面的火焰传播速度明显低于液池火灾的火焰传播速度,且改变沙油质量比、燃烧盘的宽度及外界热辐射直接影响火焰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5.
李贵  杜文锋 《火灾科学》2006,15(4):246-250
本文利用锥形量热仪的三个不同外加的热辐射强度,对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酸钠胶体的热辐射物理属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在不同的热辐射强度下不同浓度的聚丙烯酸钠胶体的失水及对热辐射吸收的实验数据,并总结了各自的规律。从热辐射属性的角度分析了肢体用作灭火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曹文娟  杜文锋  杨宁 《火灾科学》2013,22(4):188-193
研究了浸油沙层的导热性能对浸油沙层闪点和燃点的影响。选用柴油作为燃料液体,铜粉和沙子的混合物代表沙层,浸油沙层的导热系数由混合物中的沙子和铜粉比例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浸油沙层的导热性能对其着火特性有重要影响。不加铜粉时,存在一个使混合物的闪点与燃点最小的沙油质量比。随着铜粉添加量的增加,闪点与燃点的最小值点逐渐消失。这可能是加入细铜粉使混合物的表面平整造成的。在最小点后,随铜粉添加量的增加,也就是随混合物的导热性能的改善,混合物的闪点与燃点增大。但当沙子与铜粉的质量比达到1:1时,闪点与燃点随沙油质量比的变化出现了一个最大值,之后闪点和燃点随沙油质量比的增加而降低。这些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导热能力、毛细现象和混合物内部的空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扑灭汽车发动机舱内火灾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锋  彭青松 《火灾科学》2007,16(3):152-156
本文使用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进行了汽车发动机舱火灾灭火试验,试验表明:系统采用闭式洒水喷头自动启动时,在风的作用下,火羽向风的下游偏移,可能导致下游的喷头启动,不能有效灭火.系统手动启动时,在发动机舱内部安装4个或者8个开式喷头,均能迅速扑灭汽车发动机舱火灾,且具有灭火时间短,灭火剂用量少,灭火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杜文锋  陈洁 《火灾科学》2013,22(2):65-69
对细水雾灭垂直立面火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喷头和火源之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水平距离,在此距离上,细水雾能够扑灭的火源尺寸或火源的位置范围最大。喷头向燃料表面垂直喷射时,灭火时间最短。斜向喷射时,随着喷射角度的增大,灭火时间逐渐增大,直至灭火失败。喷头斜向上喷射时的灭火效果优于斜向下喷射时的灭火效果,能够在更大的喷射距离上扑灭相同规模的火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