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8篇
  200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与水的作用制取乙炔的设备。由于乙炔是易燃易爆气体,因此乙炔发生器具有爆炸危险。为了防止乙炔发生器爆炸,或一旦爆炸时保住发生器本体不受损坏,在其上设置了一系列防爆完全装置。 乙炔发生器的防爆安全装置有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和指示装置三类。 阻火装置 其作用是防止火焰窜入乙炔发生器内。通常采用的阻火装置有水封或干式回火防止器以及水下气割用金属网组成的阻火器等。 气焊与气割操作中的回火现象(即焊接火焰沿焊枪烧向乙炔软管)较常发生,尤其是在技术不甚熟练的气焊工中更为常见。因此,回火防止器是乙炔…  相似文献   
2.
六、焊接操作地点的劳动卫生条件安全检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测定焊接操作地点的有害气体、金属粉尘、高频电磁场、放射性物质、噪声等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是否符合焊接卫生标准的规定,检验焊接卫生防护装置的实际效果。41。 (1)焊接粉尘和有毒气体卫生标准见表9。 (2)高频电磁场的参考标准为 20伏/米。 (3)放射性卫生标准为:接触放射性工作人员,每天最大的允许剂量为0.05伦,每周为0.3伦。 最大允许污染水平为:手、皮肤和内衣为50a粒子/150平方厘米·每分钟;工作服、手套、工作鞋为 500a粒子/150平方厘米·每分钟;设备、地面和墙壁…  相似文献   
3.
三、乙炔站 乙炔站是在站 区范围内根据不同 情况组合有制气站 房、灌瓶站房、其它 有关辅助建筑物和 构筑物等的统称。 用管道输送气态乙 炔的乙炔站称气态 乙炔站;用以生产 瓶装乙炔的乙炔站 称溶解乙炔站。这 里我们着重讨论用 管道直接供应本企 业各气焊加工场所 的气态乙炔站。 乙炔站安全检 查的要点是它在厂 区的位置以及站区 的具有爆炸危险的 生产间,即发生器 间、贮气罐间、中 间电石库、乙炔汇 流排间等的安全要 求和规定。 20.根据乙炔生产和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与爆炸性分类,乙炔站属甲类生产(使用或产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  相似文献   
4.
四、乙炔发生器 32.水温和压力的安全规定;发生器运行时的水温不得超过设计说明书规定的温度,一般规定不得超过90℃,乙炔气的温度不得超过115℃。 中压乙炔发生器的乙炔气压力不得超过1.5公斤/厘米2;低压乙炔发生器的乙炔气压力不得超过0.07公斤/厘米2。 33.发生器的安全装置包括下列几类:(1)阻火装置,即通常使用的水封式或干式回火防止器。(2)防爆泄压装置,即安全阀和泄压膜。(3)指示装置,即压力表、温度计和水位计等。 固定式发生器和安装于乙炔站的容量较大的发生器,必须具备上述各项安全装置。对于容量较小的移动式中压发生器,应具备回…  相似文献   
5.
焊接操作属于特殊工种,是安全生产大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谈谈有关其安全检查的一些要点。 焊接安全检查的要害部位和设备主要有:电石和气瓶库房、乙炔站、乙炔发生器、焊接用电、焊接操作地点的劳动卫生条件等。 一、电石库 根据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和爆炸性分类,电石库属甲类物品库房(指存放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固体物质),主要是查它在厂区的位置以及库房结构、设施等是否符合防爆防火的要求。 1.电石库不应布置在易被水淹的低洼地方或人员密集区域和主要交通要道处。严禁以地下室作为电石库房…  相似文献   
6.
气焊与气割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氧气胶管爆炸事故,主要原因是: 1.由于误将乙炔胶管当作氧气胶管使用等原因,使氧气胶管内形成乙炔-氧气混合气。 2.氧气胶管内沾有油脂。 3.采用代用胶管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或因磨损、硬伤、腐蚀及老化等原因,使氧气胶管的强度降低。 4.氧气表因发生故障而失去减压和调压作用,使高压(若氧气表发生着火事故时,还会产生高温)直接作用于氧气胶管上。 5.由于高速气流引起静电火花。 6.操作时发生回火引起爆炸。一般说来,氧气胶管的压力通常是高于乙炔胶管的,所以气焊或气割发生回火倒入氧气胶管而引起燃爆的可能性较…  相似文献   
7.
水下焊接与切割的热源目前主要采用电弧的热量(如水下电弧焊接、电弧熔割、电弧氧气切割等),以及可燃气体与氧气的燃烧热量(如水下氧氢焰气割)。使用可燃易爆气体和电流存在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上在水下作业,危险性就更大,需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水下焊割作业的工伤事故及其原因 在被焊割构件中存有化学危险品、弹药,或焊割未经安全处理的燃料容器与管道,气割过程中产生爆炸性混合气等,都是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炽热金属熔滴或回火容易造成烧伤烫伤。供气管、潜水服等潜水装具被烧坏容易造成潜水病或窒息。绝缘损坏的漏电或接触电极等带电体容…  相似文献   
8.
杨泗霖  顾健  武月英 《安全》2001,22(1):16-19
人们在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氧气,纯氧在抢救危急患者时是屡立奇功,因而大家对氧气有着深厚的亲切感。然而人们却往往缺乏认识纯氧尤其是压缩纯氧的危险性。 1 历次发生的烧死事故   1982年暑期笔者在太原给“焊接安全师资培训班”讲课期间得知,某机械厂有位女电焊工在贮罐内施焊时,边上有位工人见罐里烟雾弥漫,热气腾腾,出自好意拿着氧气胶管(氧气纯度为99.2%)往罐内吹扫,进行通风换气,不料罐里突然起火,虽然周围的工人急忙把火扑灭,但这位身高1.62m的女工被从罐里抱出来时,尸体已被烧焦。在事故现场看到有位老师傅哭得死去活来,原来他是该厂的老工人,是被烧死女工的父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