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运用故障树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火灾风险评估中的定量分析方法,以人员安全为出发点,对轨道交通运营过程火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重庆市轻轨2号线临江门车站进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计算,判断轻轨临江门车站发生火灾等紧急事故时,能否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结合轨道交通现状给出相应对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乘客生命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似理论和溃决侵蚀原理,进行不同加筋密度条件下尾矿坝洪水漫顶破坏模 型试验,探析了筋带密度对尾矿坝漫顶破坏影响规律。试验结果发现:①随着筋带密度 的增加显著提升了尾矿坝的力学强度,但也导致了坝体内的浸润线升高;②筋带密度的 增加使溃口由“Y”型逐渐向“H”型转变;③筋带密度的增加阻滞了漫坝破坏的发展, 坝体位移及内部应力变化量明显减小;④增加筋带密度提高了坝体的抗冲刷能力,减弱 了洪水对蚀沟两岸尾砂的拉拽作用,保证了蚀沟两翼坝体的稳定;⑤随着筋带密度增加 ,可有效减小坝体位移和溃口深度、宽度的发展,当筋带超过2层后,筋带层数的增加 对坝体溃口宽、深基本无影响。研究成果深入探析了筋带密度对漫顶破坏影响规律,在 尾矿坝加筋研究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铺设加筋材料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提高土体或坝体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在提高坝 体力学强度的同时,在筋带处形成的混合体也改变了尾矿砂自身的渗透特性。采用理论 分析、渗透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探析了不同筋带密度下土工格栅与土工 织物对尾矿砂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工格栅与土工织物两种加筋方式均会使尾 矿砂渗透系数减小;土工织物加筋在渗流时会阻挡细粒组运移,有效避免细粒组随渗透 水流出,从而降低试件渗透系数;土工格栅则通过横肋对尾矿砂颗粒的嵌锁作用阻滞颗 粒运移,致使渗流过程中孔隙扩展变弱,最终达到降低渗透系数的作用。研究成果加深 了对加筋尾矿坝渗透规律的认识,为研究加筋尾矿坝的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烟花爆竹用氧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研讨用于烟花爆竹的氧化剂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和讨论氯酸盐类、高氯酸盐类、硝酸盐类以及金属氧化物等氧化剂的物化性质、燃爆性能及各自用于烟火剂的优缺点。研究指出:将不同类型的氧化剂复合使用,当选择的组分及搭配的比例合适时,不仅能使各种氧化剂充分发挥其优点,而且还将产生一些新的实际的性能。同时提出:复合氧化剂是配制燃放效果好、安全性能高、价格低廉的烟花爆竹氧化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不同浓度的硫磺粉尘在20 L球罐内分散过程流场特性的变化规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再现球罐内硫磺粉尘分散过程,揭示粉尘浓度与湍流动能、流场速度、粉尘云浓度、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时,喷入的粉尘越少,球罐内湍流动能和流场速度的峰值越大,球心处的粉尘云等效浓度的峰值越小,粉尘颗粒滞留在球心处的时间越短,即粉尘浓度越小,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段越小;粒径为163μm、浓度为0.15,0.3,0.45 kg/m3的硫磺粉尘对应的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分别是50~60,50~85,50~105 ms。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介绍油田放射源管理动态,分析石油企业放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加强放射源监督管理,确保环境和公众安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在油田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石油工业第二次创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在非常规气藏开发过程中,钻井作业是勘探开发过程中相对重要的工程,也是隐蔽性很强的地下工程.以钻井作业系统中的危险、危害因素以及可能发生的钻井工程事故的特性,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客观地对事故发生的因素和特点进行分析,建立页岩气钻井作业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型,进行系统的安全评价,旨在建立勘探过程中钻井安全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生产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该评价方法是对陆上非常规气藏钻井安全评价向系统化、科学化发展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企业工伤风险分级是合理确定企业工伤保险费率,实现工伤保险事故预防功能的重要基础。在明确企业工伤风险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工伤风险的结构模型;通过对企业工伤风险评价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行业风险灰色预测评价方法和个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企业工伤风险分级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硫磺粉尘爆炸特性,利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开展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粉尘质量浓度、点火能量和粉尘粒径3个因素对硫磺粉尘最大爆炸压力(pmax)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max)的影响机制。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并构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其他条件一定时,pmax和(dp/dt)max均与粉尘质量浓度、点火能量成正相关关系,与粉尘粒径成负相关关系;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粉尘质量浓度点火能量粉尘粒径。硫磺颗粒燃烧过程生成的硫磺液滴能造成20 L球罐内的硫磺燃烧不充分,并削弱粉尘粒径对pmax和(dp/dt)max的影响;较高的点火能量可以削弱硫磺液滴的这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