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11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触摸事故的神经末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民抗击SARS的成功经验,使不少人联想到事故预防。但事故毕竟不同于瘟疫,事故对生命的摧残不指向一切人,在剥夺人的生命时,它分人、认人,于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事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因此,事故也就不像瘟疫那样受到所有人的重视。但事故不是瘟疫却猛于瘟疫,危害远比SARS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2.
2006年3月25日,地处重庆开县高桥镇的中石油罗家2号井发生井漏,当地居民一万多人紧急转移,无人中毒;7天后,压井成功,险情消除。回忆两年前在同一地点发生的“12·23”悲剧,可以想象,这次井漏虽没伤及性命,但对被迫疏散的农民来说,其心理伤害和因此而产生的恐惧感绝不亚于上次,这是勿容置疑的。此事已经一而再,不能再而三了。因此,人们当深刻反思:怎样在构建和谐社会,在通往工业化的道路上,善待农民。  相似文献   
3.
直言弯路     
今年7月1日,在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主席要求铁道部门在青藏铁路的运营管理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此语一出,有如空谷足音,使人顿悟:安全工作的弯路已经到头,安全工作者有望被领出误区,以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为目的的安全事业,将回到《宪法》规定的劳动保护原则上来。  相似文献   
4.
发现王志安今年2月中旬,在朋友家里看到一本新书。《论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该书的序言给记者提供了这样的信息:作者王志安,胜利采油厂副总工程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与环境保护学术带头人,其主持开发的安全科技成果在国际上荣获发明奖,并拥有十多项国家专利,出版多部安全专著。职业的敏感使记者意识到这个人身上一定有许多故事,尤其是作为一个企业的  相似文献   
5.
秦仲达近照秦仲达,原化工部部长,1952年,他在大连化工厂任厂长期间,大连化工厂就首创了新工人入厂“三级安全教育”。由于这个作法针对性强、切实可行,很快就作为一条经验,在东北、在全国的工矿企业推广,对防范和减少工伤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就是著名的、影响深远的“三级教育”制度。秦仲达说,“这是我们针对当时厂里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措施,但要提高工人的安全素质,还真该那样做,这就叫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6.
元旦前夕,记者就2004年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和2005年的工作思路,专题采访了国家安监局新闻发言人、政策法规司司长黄毅。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主要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地膜使用量及其覆盖面积不断增加;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畜禽粪便污染日益加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农业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又与抗击"非典"战役融在一起,其形式虽非典型,其意义却胜过以往,不同寻常…… 抗击"非典",不仅是一场与病毒争夺生命的人民战争,而且是一场高度普及和宣传健康与安全群众活动.  相似文献   
9.
洛阳"12·25"火祸,作为一个事件,已经过去;作为一种影响,是永远无法消除的.309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突然间枉死了.别说遇难者成千上万的亲人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与遇难者素不相识的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耳闻动魄,目睹惊心.  相似文献   
10.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积习,已与以辩证疗法为新模式的综合治理极不相称。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各部门应从各自的角度担起综合治理的主角,并用足现行法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