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循环载体生物过滤工艺融三相流化、悬浮曝气、移动接触等几种不同工艺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载体生物过滤工艺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由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组合而成的厌氧-好氧工艺用于处理制药废水的中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SS平均值为1000 mg/L,COD为10 000 mg/L,NH3-N为500 mg/L时,出水浊度、COD和NH3-N分别为3 NTU、500 mg/L以及10 mg/L以下,去除率分别为98%、95%和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具有全新运转方式的RBC系统———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 ,并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进行了论述。通过实验 ,对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小型实验装置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4.
采用循环移动载体生物反应器 ,以葡萄糖为共代谢基质 ,研究了共基质代谢条件下好氧生物工艺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共代谢措施可大幅度提高制药废水COD的去除率 ,在进水葡萄糖和制药废水的浓度比为 1∶10 ,HRT为 8h ,进水COD5 0 0mg/L时 ,COD去除率达 6 5 2 %。  相似文献   
5.
循环载体生物滤池——生物过滤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载体生物过滤工艺融三相流化、悬浮曝气、移动接触等几中不同工艺于一体,具有独特的工作原理和工艺特征。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载体生物过滤工艺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含硫酸盐高有机物浓度酵母生产废水两相厌氧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铁床+产酸相+空气吹脱+产甲烷相”相串联工艺处理富含硫酸盐的高浓度酵母生产废水,实现了硫酸盐及有机物有效去除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海水浊度特性和混凝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水净化除浊是开展海水综合利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海水混凝则是净化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海水是一种既有胶体溶液特性又有电解质溶液特性并具有生物活性的溶液体系,因此,海水浊度物质具有许多独有的特性,其混凝机理也与河水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大量实验,对海水的浊度特性和混凝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小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级曝气生物滤池(上向流-下向流)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在水力负荷小于4m/h,进水COD浓度变化范围为100~500mg/L,一级气水比为3∶1~5∶1,二级气水比为1∶1~2∶1的条件下,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个具有全新运转方式的新型RBC系统-回转升降生物接触工艺。通过清水充氧实验考查了实验装置的充氧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条件;在最佳运行条件下,研究了本工艺处理有机废水的性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的总体发展趋势;一是普及城市污水处理,二是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三是推广污水回用。论文重点介绍了城市污水的强化一级处理、数学模型用于精确控制的技术,清洁生产在提高工业废水排放达标方面的作用,以及再生水作为环境用水的回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