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难降解芳香烃生物降解及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难降解性,已成为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用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彻底去除,为此,生物降解法已成为必要。本文综述了典型芳香烃的降解菌株、降解机理及基因工程菌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 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3.
化学品足迹:概念、研究进展及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品污染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实现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需定量评价产品生命周期内由化学品排放造成的生态影响。然而,当前的化学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往往指向零碎的危害性或毒性终点,未能综合出整体性指标来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所承受的损害,亦不能衡量人类活动排放的化学品总量与环境承载容量的相对大小。作为环境足迹一员,化学品足迹继承了"足迹"指标的特点,可定量表征生态系统受化学品影响的程度,并结合生态阈值及环境承载容量,有助于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影响,有望成为公众、企业、决策者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本文概述了化学品足迹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介绍了现有的化学品足迹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案例研究,讨论了化学品足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偶氮染料废水的生物脱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偶氮染料脱色的厌氧以及好氧生物方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含偶氮还原酶的分析、纯化和脱色动力学研究,以及编码偶氮还原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和表达所得酶与原始酶的活性以及动力学的对比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5.
一株红假单胞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6.
苯甲酸厌氧降解机理及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芳香化合物降解重要中间体的苯甲酸在厌氧条件下的降解途径及机理。指出了降解过程中每一步骤所涉及的酶及其相关基因。并对其中关键的辅酶进行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