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硝酸铵、磷酸二铵、复合肥、尿素、碳酸氢铵5种不同含氮量的氮肥温室气体排放,为碳足迹标识评价提供借鉴和数据基础。分析优选有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氮肥种类。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结果表明:硝酸铵6.3543kg CO2eq/kg,磷酸二铵14%含氮率和17%含氮率分别为2.4416kg CO2eq/kg、2.7792kg CO2eq/kg,复合肥7%含氮率和13%含氮率分别为1.9721kg CO2eq/kg、2.6473kg CO2eq/kg,尿素9.2627kg CO2eq/kg,碳酸氢铵4.0132kg CO2eq/kg;相同含氮量情况下,磷酸二铵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相对较少,是控制氮肥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优选对象。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心聚类、M-K检验等方法,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利用全球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等大空间尺度数据以及内蒙古及其周边70个气象站1951~2016年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风速、大气压等站点数据,定性、定量揭示变暖停滞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分区3类气温在1981~1993年间发生升温突变,此后1998~2008年间陆续发生变暖停滞.不同类型气温在不同分区与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优劣有所不同,如平均最低气温与AMO、PDO、MEI、太阳总辐射、风速、大气压的相关性最好,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差;西部区气温与AMO、PDO、MEI、太阳总辐射相关性较好,中部区气温则与AMO、风速相关性较好等.整体上,1990s~2000s,随各分区AMO上升驱缓、PDO处于正位相阶段但呈下降趋势或处于负位相时、MEI值与太阳总辐射下降、风速、大气压、相对湿度的持续下降/上升及之后的趋势转变,各分区气温发生变暖停滞,如当AMO开始整体进入上升趋缓阶段,风速持续减小8~13a,倾向率达到-0.26~-0.11m/(s·10a)时,平均气温发生变暖停滞.平均最低气温对3类影响因子变化的响应最敏感,平均气温次之.气温变暖停滞是多种影响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丰富了该方面研究成果,对气候变化研究及防灾减灾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北方357个气象站1951—2014年的季(月)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数据,应用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三类气温季节突变与变暖停滞年份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各季节整体随纬度降低突变和变暖停滞年份变晚,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缩短。东北春、冬季突变和变暖停滞整体最早(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1993—2002年),华北次之,西北最晚(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10 a、1996—2010年);夏、秋季突变华北最早(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东北次之,西北最晚(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前10 a),变暖停滞年份地区差异较小。平均最高气温未突变和平均最低气温未停滞站点较多,均主要分布在山地、高纬度地区和华北平原南部,其周边区域突变及停滞年份相对偏晚。同类气温突变和变暖停滞年份整体上分别按冬(1981—1990年)、春、秋、夏季(1994—2008年)和冬(1995—2008年)、秋、夏、春季(1998—2010年)顺序依次变晚,冬→春→秋→夏季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依次缩短。春、夏和冬季均为平均最低气温整体突变最早(1972—1999、1987—1999、1971—2000年),平均气温次之,平均最高气温最晚(1975—2008、1994—2008、1972—2006年),秋季与之不同。春、夏季整体按平均最低气温(1994—2008、1997—2008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均为1997—2010年)停滞依次变晚,秋、冬季与之相反。各季节突变至变暖停滞周期整体按平均最低气温(9~18 a)、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5~12 a)依次缩短。夏季三类气温均在华北南部(低纬度)突变最早,与研究区整体规律相悖,该地区大部分站点未停滞,亦与突变早停滞也早的整体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4.
柳杨 《吉林劳动保护》2011,(Z1):421-422
本文阐述了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电网的覆盖率不断扩大,变电设施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变压器等设施火灾事故也在上升。分析了火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变压器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了解厌氧铁氨氧化反应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本实验选取螯合铁对厌氧铁氨氧化脱氮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共现网络关系.厌氧反应器经过77 d运行,腐殖酸铁组、柠檬酸铁组、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组和氨三乙酸铁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3.32%、43.67%、55.07%和12.65%,腐殖酸铁是厌氧铁氨氧化更有效的电子受体.反应结束后,腐殖酸铁组中的脱氮菌群Comamonadaceae丰度约为17.57%,柠檬酸铁组中铁还原菌群Clostridium丰度为47.70%,乙二胺四乙酸铁钠组中脱氮菌群Thermomonas丰度为20.11%.微生物功能预测结果表明,铁循环、硫循环和氮循环关系密切,铁代谢和硫代谢对于脱氮有重要作用;在腐殖酸铁组中,铁呼吸和氮循环相关功能强度较其它组高.通过共现网络推测出Tessaracoccus是螯合铁厌氧铁氨氧化体系的关键物种.  相似文献   
6.
碳交易为煤层气利用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市场化融资渠道。目前国际、国内碳市场均只有1个方法学适用于煤层气利用项目。我国共注册了84个煤层气利用CDM项目,年减排量3 577万t(CO_2当量),已有40个项目获得了3 767万t(CO_2当量)减排量的签发,山西占最大比例。宁夏有4座煤层气发电站开展了碳交易工作,其中3个CDM项目实现了134.1万t(CO_2当量)交易。建议依托国际、国内碳市场,从加强政府引导、整体规划布局、探索规划类碳交易等4个方面促进宁夏煤层气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柳杨  刘跃军 《环境保护》2013,41(6):72-7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交通在推动现代城市经济腾飞和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引发了拥堵、能耗、环境、安全等诸多城市问题。近日的"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而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是致使"雾霾"天气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大城市治污经验表明"低排放区"政策能有效地减少机动车污染排放和缓解区域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的外部性特征城市交通机动化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城市拓展具有相互支撑的互动作用。机动化在支撑工业发展,提高社会运转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活动范围、出行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与其说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倒不如说是人类被资源环境危机逼得无路可退想出来的救命招数。发达国家急着抓住它爬出低靡的泥沼,继续把持世界的"高点";发展中国家则想借着它的力量飞越赶超,成为能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新强者。作为一个发展大国,中国能从中获得多少发展的资本,取决于自身在低碳时代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宁夏自然条件与气候、传统建筑特点分析研究基础上,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建筑的气候影响因素,确定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标层次结构,包括3个准则层指标,9个指标层指标和21个方案层指标,通过分析确定各层指标对系统目标的权重系数,计算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指数,根据指标值判断宁夏建筑气候适应性程度。  相似文献   
10.
黎水宝  程志  王伟  柳杨  王廷宁 《环境工程》2015,33(12):130-133
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基于宁夏能源平衡表,采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推荐的化石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对宁夏2005—2012年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与分析。基于能源平衡表的核算结果,明显低于前人以能源消费总量核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是因为基于能源平衡表可以剔除大量计入了能源消费总量、但未被氧化排放二氧化碳的能源消费,若不剔除,可使宁夏工业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偏高近50%。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排放占宁夏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的50%以上,原煤是二氧化碳排放最大能源品种;大规模电力外送导致宁夏近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同时也使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变化不同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