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潮白河月水量平衡模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尽管分布式水文模型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迄今的应用还只是其潜力的很少一部分。Freeze-Harlan蓝图中由于理论上的深化带来了应用上的困难,同时也指出模型并不是越复杂越好。按照科学的建模原则,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分布式月水量平衡模型(DTVGM);其中通过引入土壤湿度因子,改进后的Bagrov模型同时考虑了前期土壤湿度与降水对蒸散(发)的贡献;通过设置人类活动影响背景参数集,表述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将DTVGM月模型应用于华北地区密云水库以上潮白河流域,识别出白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为44%,人类活动导致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达54%;潮河流域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为24%,而人类活动的贡献率高达74%,是导致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8月22~23日,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分会场"水资源论坛--水资源与生态和环境协调发展"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来自全国48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此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科协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专门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具体承办.曾庆存院士、成升魁研究员、夏军研究员为大会主席.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全面评价淮河闸坝与污染对淮河水生态的影响,必须首先对水生态现状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淮河流域全局出发,通过对淮河典型河段的水生态和水环境进行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对流域内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生物学指数与水生物指示环境结合的方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河流/水库的健康程度。评价结果表明:(1)颍河中下游地区与沭河中下游地区水生态系统脆弱,河流多处于病态;(2)涡河付桥闸、东孙营闸到蒙城闸段水生态系统不稳定,河流不健康,但下游河段水生态有自恢复迹象;(3)洪汝河河流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环境自修复能力较强;(4)淮干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变点在临淮岗,上游较好;(5)西部、南部山区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最好;(6)整个流域水生态质量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优劣顺序为:西部、南部山区>洪汝河水系>涡河中下游地区>颍河、沭河中下游地区。建议枯水期加大淮干以南及上游山区水库的下泻流量,保持河道畅通和一定流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控制颍河、涡河上游污染物的排放,联合调度水量与水质,淮河水生态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4.
闸坝河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以淮河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估算闸坝下游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改进的生态水力半径法(AdaptedEcologicalHydraulicRadiusApproach,AEHRA),该法能够同时计算输出相应河段的生态水位,方便对闸坝进行调度。将其应用到淮河,以鱼类作为生态保护目标,估算了上、中、下游共4个典型闸坝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水和生态水位,结果表明:①鱼类产卵期内需要较大的生态流量,其顺序为:蚌埠>周口>颍上>白龟山,下游大于上游,中游居中,受断面影响显著;非产卵期则为:周口>颍上>蚌埠>白龟山,中游大于上下游,受河流鱼种影响较大。周口闸下河段全年各月生态需水量相同,需加强上游闸坝的联合调度满足冬季12~-月的生态需水;②要维持河道内生态流量,需进行闸坝调度调整下游水位,保证生态水位;③淮河受人类活动影响剧烈,河流的连续性被切断,生态需水变化没有连续性,只有根据最小生态水位通过闸坝调度,维持河道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才能逐步恢复淮河健康生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说明了如何将全球已有的地球系统数据集用于世界上信息缺乏的地区进行水资源评价.8 km分辨率的地理空间分析表明64%的非洲人口所依赖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和非常不稳定的.在那些有河流的地方,河流廊道水流对于增加当地径流、减少气候波动的影响以及改善淡水获取条件都是非常关键的.农田在非洲最干旱的地区有很大比例,其中39%的灌溉无法持续.25%的人口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长期过度使用和水资源压力,另外13%的人口中每代人都会经历一次干旱造成的水资源压力.令人感到矛盾的是,对于绝大多数非洲人来说,水资源压力程度仍然很低,反映了较差的水资源基础设施与服务,以及较低的水资源利用水平.用水的适度增长可以降低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减少污染,以及降低对人类健康的挑战.开发一种明确的地理空间指示器,该指示器能综合集成生物地球物理、社会经济和工程设计等方面的信息,这将成为未来全球水资源评价中一个重要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淮河闸坝对河流生态影响评价研究——以蚌埠闸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文以历史时期淮河干流水生态调查与2006年全流域重点闸坝水生态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水生态指标与同期水质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淮河水文-水质-生态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水利闸坝工程对水生态影响的评价方法。利用该模型分析了淮河中下游重点闸--蚌埠闸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蚌埠闸对下游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影响最大,浮游动物次之,对底栖动物的影响最小;②与历史时期水生态状况对比发现,蚌埠闸下游的水生态质量比历史时期有所降低;水利工程闸坝修建后对其下游水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③通过加强闸坝的调度,增加下泄水量,满足生态需水,可以缓解对下游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