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安徽新桥铜硫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新桥铜硫矿床的主要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下部,矿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313.2士32.7Ma,Ph-Ph等时线年龄为290±10Ma。锶和铅同位素组成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壳(地层)。矿床主要由海西期沉积成矿作用形成,后来受到了燕山期岩浆活动迭加改造。  相似文献   
2.
呷村矿床是一个特大型的含金、稀土富银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与日本黑矿相似.矿床形成于中低温、较低压的环境.成矿溶液为中等盐度、低密度水热体系.铅等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硫和锶来自深部岩浆和海水,成矿水介质以大气降水为主,为典型海底火山热液—喷气沉积成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3.
武山铜矿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完全不同的Sr同位素组成。层状矿体中胶黄铁矿、黄铁矿的87Sr/86Sr比值变化于0.7117-0.7241之间,而花岗闪长斑岩中长石和磷灰石的87Sr/87Sr在0.7072-0.7099之间。表明二者具有不同的物质来源,层状矿体物质主要来自上地壳和地层。而花岗间长班岩则主要来自上地幔和下地壳。铅同位素组成表明层状矿体中的铅来自古生代地层。层状矿体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328±21Ma,87Sr/86Sr的初始值为0.7138,表明民状矿体矿石形成于石炭纪,成矿物质自上地壳;而花岗闪长班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0Ma,为燕山早期的产物。根据研究结果,并结合矿体地质特征等,我们认为武山层状含铜黄铁矿矿体为与海西期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喷气(热水)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4.
本义从产于石炭纪地层小的含银黄铁矿矿床的土要地质特征、侵入岩与成矿关系以及稳定冈位索特征等人面的研究提出,该类矿床具有明显的沉积特征;成矿元素流主要来自石炭纪海水,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下优地层,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成矿热动力主要是岩石中积累的热能和穿切地壳易透区下面而来的热能(包括海西期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热场);矿床属海底喷气(热水)沉积成国.燕山期侵入岩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叠加改造。同时阐述了该类矿床的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5.
呷村多金属矿床是典型的海相火山热液一喷气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它具明显的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依次为铅锌矿带、铜铅锌银矿带和重晶石矿带,类似于日本黑矿型矿床的黄矿带、黑矿带和重晶石矿带。下部矿石主要呈粒状结构,脉状、网脉状构造;上部矿石常呈胶状、草莓状结构,块状、条带状、层纹状构造.围岩蚀变在铅锌矿带及其下伏火山岩中非常发育,而在上部块状矿层中却十分微弱。按蚀变的种类和强度,矿区分五个蚀变带。cu、Pb、Zn、Ag、Au、S、Ba等元素含量在含矿带内有随层位升高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成矿溶液的温度、物质成份、fO_2、pH值,以及围岩岩性等因素控制呷村矿床的垂向分带。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侵入岩长石铅、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可划分为东区(宁芜以东宁镇和苏锡地区)和西区(宁芜及其以西至鄂东南地区).东、西两区的侵入岩长石铅和矿石硫化物铅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在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它们的投影点明显地分为两个分布区。据铅同位素资料计算,长江中下游地壳形成时间主要是26-38亿年;据亮幔混合铅模式计算的μMix值表明,本区侵入岩和接确交代型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源,以地幔源为主,前者幔源铅约占63-74%.后者幔源铅约占51-74%,层状含铜黄铁矿型矿体矿石铅主要来自上地壳。  相似文献   
7.
赣南-粤西地区的地壳自早元古代晚期开始形成,地壳成熟度较低。该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W、Sn、Nb、Ta等矿的重要产地,与中生代岩浆活动有关。成矿的岩浆杂岩具有高硅、富铝、富钾、高F/C1和Rb/Sr值,稀土配分具“海鸥型”模式,以及高Isr、b18O值和低εNd值的同位素特征,岩石成因属S型系列。矿石铅和长石铅同位素组成相似,反映成矿物质与成岩物质的原区相同,都由地壳物质衍生为主。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演化历史,岩浆成因和岩浆源区物质组成等深部地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长埔锡矿床锡石的结晶习性、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表明,①矿床中多数锡石表现为锡石—石英型,应属于锡石—石英型矿床。②锡石明显可分为两种,这两种锡石是矿床两期矿化的具体表现。③锡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  相似文献   
9.
四川呷村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呷村矿床是典型的“黑矿型”含金、稀土富银多金属矿床.笔者对黄铁矿、闪锌矿、方铝矿、黝铜矿等主要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和化学成分作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①矿石的矿物种类繁多,含稀土的矿物具有特殊意义;②黄铁矿的结构为探讨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矿床成因提供了重要信息;③矿物性质的变化主要与微量元素含量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有关;④矿物微量元素含量在矿区空间变化的规律对找矿与勘探具有指导意义;⑤方铅矿不是载Ag矿物.黄铁矿Co、Ni含量并不高,Co/Ni<1,这些是本矿床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