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络合与吸附的角度,探讨了Cl~-、CN~-对Hg(Ⅱ)在蒙脱石、α-Al_2O_3和α-SiO_2上吸附过程的影响。通过络合形态分布与吸附曲线的对比,研究了络合形态与吸附行为的相关性。蒙脱石,α-Al_2O_3和α-SiO_2三种悬浮物对Hg(Ⅱ)的几种形态的吸附亲和力顺序为: Hg(OH)_2>HgOHCl>HgCl_2>HgCl_3~-,HgCl_2~(2-) Hg(CN)_2>Hg(CN)_3~-,Hg(CN)_4~(2-),Hg(CN)_5~(3-)  相似文献   
3.
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世界人口增长、城市迅速发展以及能源人均消费量的不断提高,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冲击,环境质量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保护环境和维持发展已是当代人们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之一。 燃煤产物、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金属矿山开发和排放中的废水以及食品的沾污等  相似文献   
4.
过去二十多年中,汞作为一个明显产生危害的污染物而受到普遍重视,围绕这个元素所进行的大量野外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已逐渐展示出它在天然水体中的一般运动规律,人们也在尝试着利用这些规律来防治汞的污染。本文拟从环境化学角度对前人的主要研究工作予以概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环境化学发展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静宜  陈定茂 《环境化学》1996,15(6):481-48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与能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过程的加速、人口增加,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对环境化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促进了环境化学的发展.由于人类对环境化学品的利用和控制以及对环境的合理管理等需要,从追溯、监测、分析、鉴定化学沾污物/污染物来源,研究其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变化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健康影响中的化学问题、污染化学防治和控制的方法等,环境化学家利用化学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以及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和手段,研究和改造复杂的人类环境  相似文献   
6.
引言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品的生产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大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不断进入环境,给人类带来了难以预料的公害,震惊全球的突发性化学事故不断发生。因此,有毒化学品的污染、控制和管理已成为当今国际上关注的一大环境问题。 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制定了有关的法规和标准。联  相似文献   
7.
水体中汞的吸附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水体中汞主要分布在沉积相,吸附作用则是导致汞富集于沉相的主要原因。 本文以汞对若干种不同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据数为基础,讨论了水体中汞的吸附能力顺序,胡敏酸>MnO_2伊利石>高岭石>蒙脱石>Fe_2O_3>SiO_2,并初步探讨了吸附过程的机制与吸附动力学数学模式,对悬浮态与沉积态的吸附过程进行了比较。 通过溶液中氯离子影响研究,获得了络合形态与吸附量之间一些相关性,实验采用~(203)Hg示踪。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Hg(Ⅱ)-HS—CH_2—COOH—OH—α-Al_2O_3悬浮体系的吸附行为和电泳特征.通过Gouy-Chapman和Healy模化处理,揭示了α-Al_2O_3微粒固-液界面双电层电荷密度和厚度的分布状况.以Healy模型拟合实验吸附曲线的结果,从热力学的角度,提出了吸附反应存在库仑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途径.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拟合较好.运用ESCA技术,观察到固-液界面的成键效应.  相似文献   
9.
环境化学在纵深发展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化学在纵深发展中二十多年来,环境化学已发展成为化学学科的一个新分支,也是一门有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环境科学分支,受到国际化学和环境界的广泛关注。由于人类对环境化学品的利用和控制,对环境的合理管理日益严格,需要追溯、鉴测、分析、鉴定化学沾染物、污染物的...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大气飘尘的化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北京地区7—9个采样点(五个功能区),用大容量采样器按季定期采集飘尘样品(103个)。用x射线荧光、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分析了飘尘中21种元素,并鉴定了α-SiO_2(α-石英)和CaCO_3(方解石)的物相。用元素相对浓度(x/Fe或x/Si)和富集因子(EF地壳以Fe为参比元素)进行了数据处理与分析,阐明了北京大气飘尘的化学特性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与变化。根据分析结果认为,北京地区飘尘中的主要化学组分大都来源于自然界风砂或土壤;在飘尘中富集最高的元素S、Zn、Pb等可能主要来自人为污染源。估算了飘尘中风砂所占比例约为33%、硫酸根约为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