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理论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采用由3种曲线方程拟合的群落种-面积曲线来确定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群落的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对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群落类型而言,利用方程S=c-ae-bA拟合所得的种-面积曲线好于其他方程.当比例因子ρ取0.6、0.7、0.8时,群落最小面积均小于2 m2,样方可设置为1 m × 2 m,即样地面积为2 m2,能够满足精度60%~80%的研究要求;当ρ取0.9时,群落最小面积均明显小于4 m2,样方可设置为2 m × 2 m,即样地面积为4 m2,能够满足精度90%的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2.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典型分布区选取10个典型样地进行采样调查,采用Whittaker β多样性指数、多物种间总体联结性、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等指标,研究岷江上游干旱河谷荒坡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植物群落β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变化非常小,反映物种的更替速率较慢;群落植物种群间总体联结性为显著正相关,说明群落处在较为稳定的生长阶段;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和披针苔草(Carex lanceolat)3个生态位宽度值较大的优势种形成共优群落,植物种群间存在广泛的生态位重叠;种百分数与累积相对频度比为11.13/8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