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炭和废铁屑微电解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废铁屑和焦炭微电解是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一种有效方法,可去除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腐殖酸等污染物质,改善其可生化性、降低负荷,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静态正交实验确定废铁屑和焦炭最佳投加体积比为1∶3;最佳反应pH值为4;动态实验中,反应时间为1 h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68%和91%;BOD/COD从0.3提高到0.5左右.  相似文献   
2.
难降解芳香烃生物降解及基因工程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芳香族有机化合物是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难降解性,已成为工业废水的主要成分,用常规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彻底去除,为此,生物降解法已成为必要。本文综述了典型芳香烃的降解菌株、降解机理及基因工程菌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运用紫外光谱、液相色谱与质谱研究了偶氮染料的降解过程.通过紫外光谱分析,以酸性红B为底物测定了偶氮还原酶的酶活.以甲基红为底物,分析了偶氮染料的降解机理.提出并验证了在偶氮染料还原过程中,存在一个加氢的中间体.  相似文献   
4.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 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5.
MBR工艺处理维生素C制药废水的中试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了某维生素制造企业废水系统运行情况以及MBR改造工艺的启动方法和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运行情况。通过比较2种工艺条件,确定污泥浓度控制在8000mg/L,溶解氧控制在2mg/L,水力停留时间14h,系统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90·20%,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能达到89·95%。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阿特拉津的表观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文超  徐苏  王蕾  严滨  宋一 《环境工程学报》2014,8(7):2719-2724
以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为目标物,建立循环流化床微波辅助光催化体系,研究其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规律。表观动力学研究发现,当阿特拉津初始浓度较低时,其在微波辅助光催化体系中的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与阿特拉津初始浓度呈负线性相关,与紫外光强呈正线性相关,与催化剂浓度呈抛物线性相关。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3.95×10-4c-0.27030I1.2224W0.3283,该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平均相对偏差仅为0.5%,可用于预测微波辅助光催化降解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反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孔滤布-卷式超滤膜组合工艺,构建蓝藻收集中试系统,用于处理高藻期富营养化水体。考察了高藻期该工艺的蓝藻收集效率、膜通量变化及膜污染状况。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在进水泵频率40 Hz,进水压力0.2 MPa的条件下,定期排蓝藻浓缩液实验和蓝藻连续浓缩实验的蓝藻截留率均能达到95%以上;6 d后定期排蓝藻浓缩液实验最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浓度梯度驯化,从厌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酸性大红3R脱色菌M3,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厌氧菌株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同时,研究了该菌株在厌氧静置条件下对酸性大红3R的最适脱色条件.结果表明,菌株脱色的最佳营养源为酵母粉,最适宜脱色条件为酵母粉浓度1%、pH =6.5、温度35 ℃、盐度小于4%,在此条件下,对浓度为100 mg·L-1酸性大红3R溶液厌氧静置培养72 h,脱色率达到98%以上.菌株耐盐性良好,在6% ~8%的盐度下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分光光谱表明,菌株脱色机制主要为生物降解脱色.毒性试验表明,脱色后的酸性大红3R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连续式自清洁蓝藻收集设备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日益加重,各种除藻技术层出不穷,以机械捞藻法、滤网式收集法、排气分离式收集法等为代表的蓝藻收集方法迅速出现。为了进一步提高蓝藻的收集效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连续式自清洁蓝藻收集设备,以叶绿素a含量为主要指标,判断蓝藻去除效果。在进水泵频率30 Hz,进水压力0.11 MPa的条件下,每间隔30 min洗...  相似文献   
10.
一株红假单胞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球形红假单胞菌(Rhodobacer sphaeroides YB)缺氧情况下对数种偶氮染料的24h脱色率达到90%以上。结构相对简单的偶氮染料较容易脱色。研究了外加碳源、温度和pH值等环境因素对该菌生长以及脱色活性的影响,得出最优脱色条件为:光照缺氧、蛋白胨作碳源、温度35~40℃、pH=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