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上海试剂一厂在季戊四醇生产过程中可获副产物甲醇(含量95%)和甲酸钠(含量90%以上)。一、技术简介 1.回收甲醇利用甲醇与甲醛的沸点不同,用蒸馏法将甲醛中的甲醇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2.
近30a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灵通  宋乃平  王磊  候静  胡悦 《自然资源学报》2015,30(12):2095-2106
研究气候变暖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活动的影响,将有助于地方政府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科学开展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利用1982—2013年NOAA-VHP数据,基于Mann-Kendall检验、重新标度极差分析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近30 a的辐射亮温增温趋势明显,温度状态指数在1995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气候波动期转向持续增暖期;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线性增长趋势显著(P0.01),上升幅度为0.012/10 a,植被状态指数在1990年前后发生突变,由植被退化转向持续恢复。植被状态指数与温度状态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在1995年之前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的影响不明显,但1995年之后气候变暖对宁夏植被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影响强度由强到弱依次是秋季、冬季、春季和夏季;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有两点,一是1995年为气候转向暖干的突变点,二是宁夏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扬黄灌溉开发和生态治理工程,明显地改变了区域植被的分布格局与类型。  相似文献   
3.
宁夏是中国的气候敏感地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干旱变化特征对其应对气候变化、指导农业生产和构建西北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宁夏的生态分区,在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的气象站,基于1960-2012年的逐月降水和平均温度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研究了宁夏近50a来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宁夏近50a的气候变暖事实存在,年均增温0.027~0.040℃,由北向南增温幅度降低,年降水量显示减少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宁夏近50a来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湿润期到干旱期的旱化过程,1960-1980年期间为近50a内的湿润期,1980-1995年为气候波动期,而1995年以后全区基本进入干旱期;南部山区的干旱发生频率最高,中部干旱带次之,引黄灌区最低。  相似文献   
4.
某石化公司1 000×10~4t/a常减压装置在加工伊朗重原油过程中,频频出现常压塔塔顶切水氯含量升高、腐蚀速率增加的情况。对原油从进厂到电脱盐再到常压蒸馏等过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伊重原油中有机氯含量高是引发装置腐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上海试剂一厂以苯酐、辛醇为原料进行催化酯反应,生产苯二甲酸二辛酯。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适量活性炭作为脱色剂。为回收活性炭废渣中的苯二甲酸二辛酯,用萃取剂将它萃取出来,再将萃取液经过蒸馏,使萃取剂与苯二甲酸二辛酯分离,剩余活性炭废渣作为燃料焚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