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种预测左半部成形极限图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材成形性能的评价一般基于成形极限图(FLD)。然而,无论是经由理论计算还是实验方法来获得成形极限图依然很困难而且很耗时。提出了一种预测深拉延部分成形极限图的新方法。假设对所有钢板来说其成形极限图的形状几乎都是一样的,而深拉延变形区域内其失效厚度应变也几乎一样,据此可利用体积不变原理推导出主应变和次应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根据此方法计算的左半侧(拉深应变区)成形极限图与实验获得的FLD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长沙地区近地面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在长沙地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监测的近地面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v)及相关气象要素,对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δp)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水汽中氢氧稳定同位素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冬、春季值高于夏、秋季值,夜晚值高于白天值.δv~(18)O的季节变化与大尺度水汽输送的季节性变化有关,日变化则与地表蒸散发、大气湍流等局地气象条件有关.通过对δv~(18)O的平衡模拟发现,水汽中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在暖季处于或接近平衡状态,在冷季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同季节的大气水汽线和大气水线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两者的斜率均为暖季大于冷季;受下垫面新降水蒸发的影响,降水日大气水汽线的斜率和截距相对于无降水日均有增加,暖季分别增加0.11和3.52‰,冷季分别增加0.07和0.14‰.  相似文献   
3.
含氯苯和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的混凝—氧化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混凝沉淀 -芬顿试剂氧化对含氯苯和对邻硝基氯苯农药废水进行预处理 ,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农药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 ,废水经混凝处理后可去除 46 .2 %的COD ,BOD5/COD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废水经芬顿试剂氧化处理后可去除 5 0 .9%的COD ,BOD5/COD值可从 0 .0 4提高到 0 .1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商品粮基地建设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中亚热带,光、热、水气候资源及其时空组合优势明显,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流域内山地比重大,人口稠密,人均土地资源偏少,在现有耕地资源有限和粮食市场不稳等的多重压力下,历史时期内形成的“南粮北调”正逐渐被“北粮南调”所取代。在分析长江流域粮食生产现状和近二十年来商品粮基地建设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从流域经济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发挥长江流域粮食生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长沙地区林地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基于2017年3月-2018年2月长沙地区樟树林土壤水分及0~130 cm土壤水、地下水和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监测数据,分析了土壤水中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与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表现为丰水期(3-6月,土壤蓄水量大而稳定)、耗水期(7-10月,土壤水分以消耗为主)、补水期(11月-翌年2月,土壤水分以补给为主)3个阶段,土壤含水量由表层至深层呈增加趋势,稳定性增强,土壤含水量的垂向差异依次为耗水期 > 补水期 > 丰水期.②受到冠层截留和地表枯枝落叶吸持的影响,林地的有效降水为降水量(P)>3.3 mm,并且LMWLP > 3.3 mm(降水量>3.3 mm时的当地大气水线)较LMWL的斜率和截距显著增加,与各深度SWL(土壤水线)更接近.③由表层至深层,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受降水入渗、新旧水混合和蒸发的影响减小,0~40 cm土壤水中δ18O均表现为丰水期 > 补水期 > 耗水期,而40~130 cm土壤水中δ18O的季节变化不显著.④观测期间不同水体中lc-excess(δD与LMWL的差值)的平均值依次为降水(0) > 地下水(-2.80‰) > 土壤水(-5.00‰),土壤水中lc-excess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显示:土壤水下渗时新旧水混合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旧的土壤水逐渐被降水替代;受土壤结构、质地等性质的差异及不同降水事件的影响,土壤水分的补给在剖面上存在时滞.   相似文献   
6.
酸热活化对海泡石吸附水溶液中Cd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增加SP(海泡石)的比表面积并提高其对水溶液中Cd的去除效率,采用HCl对SP进行酸热活化,探索制备HHSP(酸热活化海泡石)最佳的c(HCl)、酸改性时间和热活化温度,并比较SP和HHSP对Cd的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征,通过对吸附前后的SP和HHSP进行SEM-EDS(扫描电镜)、XRD(X射线衍射)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以阐明HHSP吸附Cd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0.9 mol/L的HCl改性24 h后,500℃下热活化1 h制备的HHSP吸附性能最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够很好地描述SP和HHSP对Cd的吸附特征.SP和HHSP对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溶液中Cd的去除率在2 h内分别达73.13%和85.96%,在24 h内达到吸附平衡.HHSP的最大饱和吸附量(qmax)为22.147 mg/g,比SP(4.200 mg/g)增加了4.23倍.酸热处理降低了SP的pH和pHpzc(零电荷点),表明在SP表面吸附活性中心增多.SEM-EDS显示,酸热活化未改变SP的纤维状结构,Cd吸附量由SP的1.57%增至HHSP的2.13%.XPS分析表明,SP和HHSP对Cd的吸附作用包括了表面羟基(-OH)络合作用以及产生CdCO3、CdCl2、CdO和Cd(OH)2沉淀.XRD分析表明,酸改性通过清除SP的CaCO3成分,比表面积增加,从而增加了HHSP对Cd的吸附量.研究显示,酸热活化可增加HHSP对Cd的吸附效能,为利用HHSP有效控制稻田土壤Cd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有益途径.   相似文献   
7.
Fenton试剂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Fenton氧化法预处理有机氯农药废水的反应特性.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氧化反应各种影响因子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废水1、2的COD去除率分别为47.8%和87.9%;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4.4%和99.4%.Fenton试剂处理后,2种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得到了提高.在各影响因子与COD去除率的关系曲线基础上,分析了废水中各影响因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化制备的CuO/γ-Al2O3催化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乳化液废水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200℃时反应2 h,TOC去除率为81.3%,比未加催化剂的湿式氧化提高了14.9%.该催化剂对分散兰废水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在220℃反应1.5 h后,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68.8%和56.5%,比非催化氧化分别提高了18.7%和18.9%.  相似文献   
9.
10.
A new method called ultrasonic-assisted membrane reaction (UAMR) was reporte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ceria-zirconia solid solution. A series of ceria-zirconia solid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e/Zr mola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UAMR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XRD), N2 adsorption, hydrogen temperature-programmed reduction (H2-TP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echniques. The UAMR method proved to be superior, especially when the Ce/Zr molar ratio was lower than 1, in fabricating ceria-zirconia solid solutions with large BET surface area, high oxygen storage capacity (OSC), and low reduction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