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新型"Turn-on"荧光探针用于硫化氢可视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H2S)是表征水体污染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其进行快速、有效地检测十分重要.荧光检测法由于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2-(2'-羟基苯基)苯并咪唑为荧光团,基于H2S的亲核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检测H2S的荧光探针.该探针与H2S作用后,荧光强度随H2S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强,颜色由淡黄色变成紫色,因此能够进行可视化检测,可视化检测限为3μmol·L-1.探针的最佳激发/发射波长为320/460 nm,对H2S表现出了良好的选择性和很快的响应速度(5 min),在较宽的p H(6~9)范围内,仍然表现出较好的荧光性能,荧光检测限为6μmol·L-1.该探针为H2S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疆油田作业废水特征及油田地处干旱区的地理特点,结合国内外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以及油田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作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采用了"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技术。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_(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8 mg/L、5.4 mg/L、4.5 mg/L,去除率分别为85.5%、94.5%、92.0%。  相似文献   
3.
新疆油田九1~九5区稠油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落地原油、废钻井液和岩屑及原油处理站的含油泥砂,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通过对各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几种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确保油田开发实现清洁生产,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相似文献   
4.
为给冷冻取芯过程中瓦斯解吸模拟试验提供依据,依托自主研制的取芯管管壁温度自动采集装置,研究不同取芯深度及煤体破坏类型下取芯过程管壁温度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原生结构煤中取芯时,取芯过程管壁温度变化主要分为3个阶段,即稳定不变阶段、快速上升阶段与缓慢下降阶段,分别对应进钻、取芯与退钻过程;在构造煤中取芯时,管壁温度变化可分为缓慢上升阶段、快速上升阶段与缓慢下降阶段,分别对应进钻、取芯与退钻过程。在构造煤中,取芯深度越大,取芯管管壁升温幅度越大,取样过程中管壁温度峰值越大,且在取芯过程中,取芯管管壁温度传感器B1,B2,B3存在温升滞后现象;同一取芯深度,煤体破碎程度越大,取芯管管壁升温幅度越小,取芯结束时取芯管管壁温度越低。  相似文献   
5.
污泥灰渣中重金属煅烧脱除规律研究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污泥目前被认为是磷酸盐矿的二次资源,焚烧处理可实现污泥中磷资源的浓缩富集,但其中重金属毒性问题尚待解决.该文以污泥焚烧灰渣为研究对象,利用马弗炉进行煅烧实验,通过改变反应时间(从10 min到60 min)、温度(从900℃到1200℃)及CaCl2的添加量(以Cl计,从1.5%到8.0%)研究重金属(Pb、Zn和Cu)的去除率及在煅烧灰渣中的赋存形态.结果表明:Pb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其去除率均随温度、时间及Cl含量的升高而升高,在1200℃、Cl含量为5.0%的时候有最大值为82.4%;Zn的去除率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高温时Zn有较高的去除率,且在1100℃时有最大值为83.9%;Cu的去除率较低,而在温度为1100℃时有最大的去除率为68.2%.就煅烧灰渣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而言,各种工况下Pb在煅烧灰渣中均以残渣态存在;Zn在煅烧灰渣中主要也是以残渣态存在;Cu在煅烧后还存在一定的酸溶态,在900℃、煅烧10min时煅烧灰渣中酸溶态可达29.2%.增加CaCl2的添加量可以促进重金属的去除,同时使煅烧底渣中的重金属更稳定.地累积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煅烧底渣中的这3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了探讨蔬菜产区怎样发展循环农业,采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蔬菜生产现状,从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3个方面对蔬菜产区发展循环农业进行了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荧光素的高选择性硫化氢荧光探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霞  马兴  魏国华  杜宇国 《环境化学》2014,(10):1762-1767
以荧光素作为荧光基团,基于硫化氢(H2S)的还原性,设计合成了一种off-on型H2S荧光探针.该探针本身在乙腈溶液中荧光十分微弱,与H2S反应之后,在520 nm处产生强荧光,同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亮黄色,可实现对H2S的可视化检测.随着H2S浓度的逐渐增高,探针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吸收强度也逐渐增强,在0—50μmol·L-1的范围内,二者和H2S浓度之间都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34、0.9921.探针对H2S具有很好的选择性,常见阴离子和还原性硫醇分子共存时,对检测不会产生干扰.该探针对H2S的检测限为10μmol·L-1,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年海洋监测结果显示了渤海湾无机营养盐的变化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其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达66%,无机氮与叶绿素的关系在枯水期、丰水期呈正相关;活性磷酸盐与叶绿素关系显著性不明显(仅枯水期显著),活性磷酸盐含量较低,限制了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热带地区大部分树木缺乏清晰的年轮,因此树木年轮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树轮稳定同位素较树轮宽度能更好地记录环境变化的信息,特别是研究年内稳定同位素可以提供气候变化的季节动态信息。本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on)为研究材料,建立了1985—2018年的思茅松年轮宽度、早材和晚材稳定氧同位素( δ18OEW δ18OLW)年表,分析了树轮宽度、 δ18OEW δ18OLW年表与温度、降水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等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思茅松 δ18OEW δ18OLW记录的降水、SPEI变化以及与大尺度季风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地区思茅松树轮 δ18OEW δ18OLW的均值接近,并且均呈下降趋势,这种下降趋势可能与西双版纳地区的雾日减少有关。树轮宽度对气候因子响应不敏感,仅与上一年7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上一年7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δ18OEW主要记录了生长季早期(4月和5月)的降水和SPEI信号,而 δ18OLW主要记录了生长季末期(8月)的降水和SPEI信号。 δ18OEW δ18OLW分别能很好地代表区域5月和8月的干湿变化。树轮 δ18O也受到了ENSO的影响,其中树轮 δ18OEW与3—12月厄尔尼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树轮 δ18OLW与9—12月厄尔尼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该研究表明西双版纳地区的思茅松树轮早晚材 δ18O具有重建区域干湿变化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82、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地下水水质资料和监测数据,在GIS支持下,研究云南小江岩溶流域2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水文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年来,流域610.12km2的土地利用面积发生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过程是由未利用地向耕地和林地以及林地向耕地的转化;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空间格局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地下水水质的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动态一致性,林地和未利用地转变为耕地后,地下水的总硬度、总碱度、pH值、SO42-、NO3-、Ca2+等离子值明显升高,并形成明显的高值区;1982年流域地下水以I、II、III级水质为主,而2003年流域却以IV、V级水质为主,地下水水质呈明显恶化趋势;流域地下水水质的变化与流域森林质量下降以及耕地扩张带来的化肥污染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