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试图对自然体验学习的内涵、源流和特征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讨,以期厘清一些基本问题。自然体验学习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被称为"自然教育""自然研究"(Nature Study)、"自然鉴赏"(Nature Appreciation)、"在自然中学习"(Learning in Nature)等。本质上,自然体验学习其实是源于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在西方教育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 相似文献
2.
正基于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环境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学校如何以跨学科的方式,建设校本课程已经成为环境教育研究领域一个需要讨论的课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开始全面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根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有所改变。在课程结构方面,它提出当前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相似文献
3.
周星帆;孙水裕;李寿朋;黄宇;刘子航;王强;张毓敏;戴文灿 《环境科学学报》2024,44(6):205-216
垃圾填埋场老龄垃圾渗滤液超滤出水(UALL)中部分COD极难降解,导致渗滤液难以达标排放.本研究选取佛山市某大型垃圾填埋场老龄垃圾渗滤液超滤出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零价铁(ZVI)活化过碳酸钠(SPC)降解该废水中的COD,考察了ZVI和SPC投加量及初始pH值等因素对COD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深入探究了COD高效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零价铁活化过碳酸钠体系可有效降解COD,在初始pH=2.0、ZVI投加量=0.5 g·L-1、SPC投加量=0.9 g·L-1、t=60 min的条件下,垃圾渗滤液中COD的去除率最高可达61.02%.机理分析表明,在ZVI/SPC体系中,COD的去除主要依靠氧化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条由羟基自由基(·OH)主导的自由基降解途径和另一条由Fe(IV)氧化的非自由基降解途径.本研究结果可为实际老龄垃圾渗滤液中COD降解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荒坡山地种植龙须草的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定位试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荒坡地种植龙须草对土壤理化性状,草地小气候环境和水土流失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龙须草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增加土壤贮水量,降低土温,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可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安市74户住宅(194个居室)和10个办公场所(25个房间)进行了甲醛、苯、甲苯、邻二甲苯等8种单体VOC及TVOCs浓度测定,发现西安市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整体超标严重. 住宅和办公场所的甲醛超标率在80%—90%之间,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89和4.88;TVOCs超标率分别为77.9%和50%,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7.4和49.6. 探讨温、湿度与甲醛和TVOCs浓度的关系发现,甲醛和TVOCs浓度都随温度增加而增加;甲醛浓度随湿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而湿度对TVOCs浓度影响不大. 分析各种装饰材料与污染关系后发现,板材是室内空气中甲醛和TVOCs污染的最主要来源,白乳胶、壁纸、木地板次之. 建议通过夏季晾置房间、减少板材使用和延长晾置时间(至少半年以上)等方式有效减少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6.
7.
8.
绿色学校的内涵及其创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创建“绿色学校”是中国环境教育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但是,目前关于绿色学校的讨论还不充分,本就绿色学校的内涵和建设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提示:(1)绿色学校应当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念的学校;(2)绿色学校的建设应当从学校环境、学校管理、学校课程、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进行;(3)绿色学校的建设在中国具有现实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10.
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可通过空气、水、土壤、食物等途径在自然界中传播,易对人体造成诸如肺结核、淋病、鼠疫等健康风险。目前广泛使用的灭菌方式包括紫外线、臭氧、氯气、电荷等物理或化学方法,其中电荷杀菌因具有无组织毒性的优点被广泛使用。研究表明:有机阳离子型电荷杀菌材料相比传统的金属离子杀菌材料具有抗菌效能优异、不产生耐药性、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其杀菌性能受分子大小、烷基链、反离子类型、电荷密度等因素影响。本文系统综述了目前有机阳离子型电荷杀菌材料的类型、结构特征、杀菌性能及影响因素,抗菌机理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有机阳离子型电荷杀菌材料的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