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加速西移,迫使西北矿区土地损伤迅速加剧。传统的矿区土地监测手段难以实现全空间覆盖的土地损伤诊断,该研究以乌海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Landsat TM/OLI影像和Sentinel-1A影像,利用3S、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通过提取植被损伤指数、地表形变指数和土地覆被类型等关键参数,以土地结构损伤函数与土地功能损伤函数为主体构建矿区土地损伤测度模型。结果表明:矿区土地损伤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开采工作面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衰减特征,土地损伤值为4.5~8.0的高损伤区面积为42.36 km~2,占总面积的2.68%;中损伤区面积为544.21 km~2,占比为34.43%;非损伤区面积为994.02 km~2,占比为62.89%。损伤测度结果有助于矿区环境修复精细化设计,为乌海矿区土地整治与修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基础工作,但是温室气体清单涉及能源活动、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废物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以及电力调入调出等多个行业领域,专业性强,计算复杂,评估模型多,参数确定难,数据采集量大,因此清单编制需要现代信息系统技术支撑。将WebGIS技术引入到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通过调用Google Maps的API接口,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采用AJAX,.net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与管理的网络化、计算评估的自动化、统计分析的专业化和数据存储管理的结构化。系统测试与应用表明,该系统既可作为温室气体控制专业机构的辅助工具,也可作为政府温室气体减排管理的共享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3.
4.
提出了一套针对CO2驱油开采区生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图谱方法。在分析生态监测任务的基础上,给出了图谱数据组织模型和生态监测方法。山东某油田生态监测实例项目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有效组织数据并从中发掘生态信息,长期连续监测可以实现CO2逸散风险诊断和生态影响评估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揭示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的空间变异性并分析引起其空间变异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和克里格插值法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徐州市主城区个人生态足迹分别是中国和全球个人生态足迹的1.48倍和1.18倍,其中商品服务足迹所占比例最大(51.1%),徐州市主城区处于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②经过实验半变异函数交叉验证,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可以较好模拟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其中,个人生态足迹、住宅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碳足迹和食物足迹处于25%至75%之间,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③个人生态足迹、碳足迹、食物足迹和商品服务足迹总体上呈南高北低趋势,以市中心为峰值逐渐向周围递减,住宅足迹呈多峰值分布,最高值位于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空间相关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空间特征对个人生态足迹及其组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东部高潜水位煤矿区因煤粮复合、煤水复合、煤村复合成为我国土地复垦难度最大的典型地区之一;研究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可为制订有效的土地复垦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沛北煤矿区为例,选用1995年TM、2005年ETM+和2015年OLI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转移轨迹、景观格局指数等分析其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采用CA-Markov模型预测了202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 研究区景观变化轨迹趋势明显,耕地主要流向建设用地、塌陷积水区、水域和湿地;园林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和耕地;塌陷积水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建设用地和耕地,贡献比例分别为47.68%、19.20%;(2) CA-Markov模型情景模拟结果表明:2015~2025年,耕地、水域和湿地面积减小;建设用地和塌陷积水面积明显增加;(3) 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类型水平上,耕地、水域和湿地是主导优势地类,但耕地、塌陷积水、水域和湿地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总体边缘形状趋向简单。综上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变化源于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快、因采矿活动导致的地表沉陷积水情况加重;建议提前编制预计塌陷区的防治及已塌陷区的规划治理方案。 关键词: 景观格局演变;煤矿区;高潜水位;土地景观格局;CA-Markov模型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我国矿山生态修复需要拓展外延,与绿色采矿、资源循环利用等结合起来;需要创新机制体制,大力培育生态修复产业并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以保证矿山生态修复的可持续;需要树立矿山生态修复的更高目标,与矿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后矿山时代需要等结合起来;应增强矿山生态修复的使命感,将之与新农村建设、矿山景观建设、生态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资源深加工产业等协同起来。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0年、2008年、2016年遥感影像、历史矿井信息以及GIS空间分析方法,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研究范式:综合识别生态源地-经井田边界修正生态阻力面-应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廊道-判别生态过程障碍区,将代表生态修复需求、生态过程难易和生态要素特征的生态源地、障碍区和生态阻力面空间叠加,最终划定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三个年份生态源地面积平均约占贾汪区面积的17.77%,随着城镇化发展和矿井闭坑等因素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生态阻力面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并逐步以城镇化发展为主导影响因子。(2)生态廊道分布明显存在整体空间相似性和各镇内部分异性,呈环形沿河流分布或位于植被覆盖较好的低山丘陵区;障碍区明显存在重叠区域,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以北的区域,以北部和中部较多。(3)划分了生态保育区、生态提升区、生态修复区、生态控制区四个生态修复分区,面积分别为144.38 km2、189.60 km2、182.68 km2、103.34 km2。研究结论能够为贾汪区生态转型发展和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引。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和生态修复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近20年来,中国大多数矿区生态环境退化、乡村衰败严重,亟待转型。本研究从"资源魔咒假说"出发,剖析中国矿区乡村衰退和环境恶化的根源。针对当前矿区生态修复缺乏经济考量、违反生态治理的客观规律、错误认识乡村衰退主因且农民安置欠妥等问题,指出今后应整合矿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改革考核办法、利用资源红利、美化矿区环境、推动乡村振兴,实现矿区乡村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埇桥区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基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建立不同的地价模型并进行统计检验,得到农用地综合质量和农用地价格之间的最佳关系模型,揭示农用地的综合质量和农用地价格的统计规律。研究认为,在市场交易案例很少的情况下,建立地价模型进行基准地价的评估是科学的,在此基础上对农用地基准地价进行评估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