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COP14)已经在波兹南落幕。与确立了“巴厘路线图”的COP13和预期将会有关于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与行动承诺出台的COP15不同,COP14稍显平淡。相比之下,由于关系到2008年年初出台的欧盟能源/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是否能通过,以及欧盟将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同期举行的欧盟峰会则非常引人注目。经过妥协,最终该政策得以通过。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当前,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回顾一下十七大对生态文明的闸述——"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暨《巴黎协定》缔约方大会越来越成为参与度最高、关注度最高的国际盛会之一。以2022年底的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为例,与会的官方代表团接近200个,120多个国家元首参加开场阶段的峰会,加上非政府组织、媒体等机构,与会人员达到4万以上。两周会期,场内外的活动成百上千场,组织协调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气候大会依然可以说是透明度最高的会议,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业内外人士从容地跟踪进展、分析成果。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清单简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气系统温室气体逃逸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拿大在清单中统一考虑了油气系统可能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清单中不仅包括了温室气体的逃逸排放(泄漏、排空),还考虑了能源燃烧中的气体排放,所考虑的温室气体种类既包括甲烷,也包括二氧化碳。采用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层次方法(Tier3),即设备清单法、操作时间法和活动水平法三种计算方法,详细地将排放源分类进行估算。该国对数据的管理、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估、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在如何保证数据的持续性方面的作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有别于单纯的"区域竞争"模式,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逐渐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开发应满足前者的基本要求。本文根据各省基于县级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以2010年为基年,通过建立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层次指标体系,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低碳经济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协调发展的进展程度。研究发现,城市化地区(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以占不到1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2以上的人口和3/4的经济产出;农产品主产区的面积占比超过1/4,人口比例接近1/3;重点生态功能区面积比例接近56%,人口比例低于10%。2010—2014年,从全国范围看,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态势与其功能定位基本吻合,表现为优化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度均有微降,而重点开发区有所上升;各区产业结构均有所优化,但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幅度小于城市化地区。具体到各省,研究发现本文所研究的"协调性"进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东、中、西区域划分和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例如同为东部地区的京津冀三地,协调性进展有显著差异,也显示出三地协同发展的难度。相反,一些惯常认为发展较为落后的省区,例如河北、青海、山西等地,在经济发展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协调性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效走在前列。部分地区低碳发展与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呈现出相对不协调的态势,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保护区都出现了经济集聚度上升、产业结构劣化、CO_2排放大幅度上升、排放强度甚至也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于2019年5月12日正式在日本京都IPCC第四十九次全会上通过。该方法学体系对全球各国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都具有深刻和显著的影响。解读了该指南产生的背景、过程,重点分析了指南5卷(总论,能源,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具体修订的内容,初步评估了对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和排放核算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针对中国温室气体清单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中国能源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管理政策研究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十一五”我国各种能源规划可能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不同类型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我国实施能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在减排力度、气候资金、技术研发和领导力上均存在缺口。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如果延迟,意味着2030年后减排的任务更为紧迫,代价更高,各方博弈的形势将更为尖锐复杂。因此,中国在国际上积极促进《巴黎协定》全面均衡落实和实施的同时,要利用当前减排压力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和全球能源变革与低碳发展的有利形势,立足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加快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打造先进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为应对未来全球减排进程更为紧迫的形势奠定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并制定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战略。外树形象和领导力,内促发展和转型,仍是中国当前从容应对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基于广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总结,凝练了“十二五”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的现状、特点及成效,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推动作用呈现递减态势,之前“以外促内”的国内气候治理特点逐步转化为“内生动力为主”和“内外协调”;从政策制定和执行模式看,“集思广益”“上书模式”持续,“上下互动”“智库支持”的政策学习特点更加明显;从政策体系上看,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体系,推动气候治理能力显著提高;从政策总体特点看,呈现规划主导并引领、行政手段先行市场机制跟进、由点到面有序扩展、环境与气候协同治理、中央和地方互动博弈形成动态平衡、短期内政策成本较高等特点。“十二五”至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效果明显,提前实现了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并在污染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广泛协同效应。“十三五”中期以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组织管理机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从中央到地方气候政策和行动进入调整阶段。同时,更加强调气候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协同。展望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应该尽快走出调整期,充分利用新体制的优势,以碳总量控制目标为抓手,坚定推动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为中心、多措互补的政策体系,注重适应行动以应对不断放大的气候风险,继续提高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并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储备。  相似文献   
10.
国外控制SO2排放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SO2控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SO2排放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回顾了“十五”期间SO2排放控制政策的实施情况,之后通过对国外SO2控制的成功经验的分析,提出了对“十一五”期间SO2控制政策的建议。一方面,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SO2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矛盾;另一方面,我国所面临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特殊时期又决定了减排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除了最大限度地改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十一五”期间我国的SO2减排政策应该更多着眼于能源效率的大幅度提高和烟气脱硫设施的普及;加大环保投资、扩大需求、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