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乏完善的本地化LCA(Life Cycle Assessment)数据库是在中国广泛开展LCA研究与应用的主要障碍,而LCA清单数据获取方法、基础性产品的选择及其生命周期建模是开始建立LCA数据库就会面对的首要问题。本研究总结提出了在中国获取清单数据并建立LCA数据库的基本方法,包括环境影响类型与物质名录的选择、单元过程清单数据的收集与审核、生命周期清单数据的建模与计算、LCA数据库的建立等四个步骤。按照上述方法,以电力、煤炭、燃油、运输等基础性产品为核心,初步建立了可扩展的中国基础工业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收集了全国平均的单元过程清单数据,通过模型计算获得了这些基础性产品的生命周期清单数据,从而得到了一个中国的LCA基础数据库,称为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基础库),为下一步建立更综合的中国LCA数据库提供了方法与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2.
3.
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三峡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利用不尽充分、合理和三峡工程的负效应,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是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植物坡地农业技术是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等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吹脱法处理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用吹脱塔对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吹脱试验研究。通过不同的温度、风量、pH值、气水比、水力负荷及分别用NaOH和Ca(OH)2调pH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得出了该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的吹脱工艺条件。在水温高于20℃、风量为960 m3/h、pH值为10.5,气水比在4 000的条件下,氨氮的去除效率可达到94.0%。经吹脱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浓度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营养比例要求,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可行的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有高浓度氨氮的垃圾渗滤液为对象,针对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1000mg/L和负荷<1.5kgNH4+-N/m3d时,氨氮去除率保持在80%~99.7%之间,表明好氧MBR具有良好的硝化性能;硝酸菌在进水氨氮浓度>600mg/L时受到了抑制,而亚硝酸菌在进水氨氮浓度>1200mg/L时才受到抑制;在试验过程中,MBR污泥经历了由以异养细菌为主到自养细菌为主的转型过程。以硝化菌为主的污泥具有良好的沉淀性能,污泥的SV和SVI分别稳定在20%~30%之间和40~70mL/g之间。 相似文献
6.
7.
人工湿地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机理,并结合永川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D5、SS、NH3-N、TP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对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72%,表明人工湿地对N、P的去除效果较其他处理工艺更为显著.该人工湿地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是中国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通过介绍人工湿地的概念、类型、机理.并结合永川市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得出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中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组合工艺对CODCr、BOO5、SS、NH3-N、TP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对CODCr、BOD5、SS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对NH3-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3%和72%,表明人工湿地对N、P的去除效果较其他处理工艺要为显著。该人工湿地出水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A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微囊藻毒素降解菌的分子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功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菌株的基础上,利用16S rDNA的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由BLAST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可将该菌株定属至鞘氨醇单胞菌USTB-01(Sphingopyxissp.USTB-01),这是我国首次筛选出高效降解MCs的鞘氨醇单胞菌。在鞘氨醇单胞菌USTB-01降解MC-RR和MC-LR活性研究方面发现,温度30℃和pH7.0条件下该菌降解MCs的速率最大,日均降解MC-RR和MC-LR分别达到了23.4mg/L和7.9mg/L,在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MCs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