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进行了1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劣于3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9月份最好,11月份最差。PM10浓度与C0、NO2浓度呈显著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外部输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文教区大气中苯系物冬季污染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4年冬天对上海市文教区大气中的苯系物(BTEX-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浓度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上海市文教区冬季苯、甲苯、乙苯、对问二甲苯、邻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3.23 μg/m3,43.66 μ g/m3,13.50μg/m3,16.49 μ g/m3,5.52μg/m3,高于国内外相似功能区的苯系物浓度,与国外大城市交通干道附近的浓度相近.所测苯系物中,甲苯的含量最高,达47.3%.白天苯系物浓度高于夜间.甲苯、乙苯、二甲苯相互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与苯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苯的来源不同与其他苯系物.  相似文献   
3.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4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为9月份,最差为11月份。PM10浓度与CO争NO2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上海市闸北区1981-2003年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了监测点代表的区域范围内的SO2、NOx,TSP、降尘,PM10等的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探讨了污染物污染水平发展趋势的主要成因。通过与上海市,国内及世界各国大中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水平的比较,分析了闸北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差距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交通干道空气中苯系物冬季污染特征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04年冬季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并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大气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浓度分别为1.77~27.7μg/m3、7.29~195μg/m3、3.11~40.2μg/m3、4.49~82.4μg/m3。每日6:30~9:30和15:30~19:00两个时段苯系物的浓度要高于中午时间的浓度,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甲苯的浓度要高,浓度水平要远远高于国外城市的测定结果。苯系物的浓度受风速和风向影响较大。提出了制订空气中苯系物的排污清单和加强机动车尾气中苯系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析(简称FIA)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取样少、应答时间短、易实现连续自动分析,适用于大量试样的批量分析等特点.而化学发光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和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这两种技术由此而发展甚为迅速,在化学、农药、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交通干道空气中苯系物冬季污染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4年冬季对上海市交通干道附近空气中苯系物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监测.并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大气中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的浓度分别为1.8~27.7、7.3~194.8、3.1—40.2、4.5~82.4ug/m^3,每日6:30~9:30和15:30~19:002个时段苯系物的浓度要高于中午时段的浓度。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甲苯的浓度要高,浓度水平要远远高于国外城市的测定结果。苯系物的浓度受风速和风向影响较大。提出了制订空气中苯系物的排污清单和加强机动车尾气中苯系物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5年1月~12月上海闸北地区地面空气臭氧污染浓度连续监测结果分析,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160μ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月、2月和12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时~14时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μg/m3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μ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分析,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对上海市闸北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的污染状况进行了一年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全年各月PM10污染均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数的67.6%;其次是1级占20.0%,3级占11.0%,4级占1.4%.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为9月份,最差为11月份.PM10浓度与CO和NO2浓度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机动车尾气是该区域PM10的主要来源;PM10污染程度还明显地受到降水、气温、气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以及北方沙尘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中心城区低空大气臭氧污染特征和变化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上海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对2005年1~12月上海闸北地区低空(距地面约25m)大气臭氧(O3)污染浓度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臭氧小时浓度均值超过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160pg/m^3)的频率为2.88%,其中6月份超标率居全年之首,1、2.12三个月超标率为零。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表明,日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具有受污染地区光化学过程臭氧生成的典型日变化特征。臭氧浓度日振幅6月最大,2月最小。5月份臭氧月均浓度91ug/m^3,为全年最高;最高小时均值浓度3501Jg/m^3出现在5月19日,说明上海中心城区空气中臭氧生成可能受到前体污染物的浓度影响更大。同时,分析了太阳紫外辐射、气温、风速、风向、相对湿度、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变化对O3变化的影响,在高温晴朗的天气中观察到NO2/NO比值与O3成显著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