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17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燃料燃烧会排放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中亚微米粒子主要是由于无机矿物质经蒸发-成核-凝结-凝并的途径形成的;超微米颗粒的产生不同于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破碎机理.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驱体在大气中转化而成的.我国燃烧源主要是煤燃烧、燃油机动车和农村生活燃料等.深入认识颗粒物的形成及燃烧源的特征对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排放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几种反应塔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灰石/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最常用方法。通过对该方法几种主要工艺及反应塔的比较,研究了喷淋塔,格栅塔,鼓泡塔和液柱塔在结构与工艺上的差异,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各种脱硫反应塔的优缺点,并由此归纳出脱硫反应塔发展的趋势,研究结果将为脱硫工艺以及脱硫塔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连续给煤不排料的实验室规模的流化床煤气化实验台上,对不同煤种、不同温度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硫化氢、氨、氰化氢的产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污染物流量的影响,并通过平行实验的比较,考察了在水蒸汽存在的还原气氛中不同温度、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石灰石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连续给煤下排料的实验室规划的流化床煤气化实验台上,对不同煤种,不同温度情况下主要污染物硫化氢,氨,氰化氢的产量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对污染物流量的影响,并通过平行实验的比较,考察了在水蒸汽存在的还原气氛中不同温度,不同钙硫比条件下石灰石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5.
马明  孙涛  李定凯  王定勇 《环境科学》2017,38(12):5056-5062
为全面调查森林生态系统各层次降水水质状况以及对降水中各离子的截留特征,于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大气降雨、林内降雨、地表枯透水、土壤渗滤液进行了持续1a的水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缙云山大气降雨偏酸性(pH=4.75);土壤层和林冠层均能调升降雨的pH值,其中土壤层对pH值的调升幅度最大,其次为森林林冠层.森林林冠层对NO_3~-、Na~+有一定的吸附净化作用,降雨能够淋溶森林林冠层的NH_4~+、SO_4~(2-)、PO_4~(3-)、Mg~(2+)、Ca~(2+)和K~+.另外,枯枝落叶的降解导致构成植物组织的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进而促使各离子质量浓度在地表枯透水中增加.森林土壤中的官能团以及胶体能够吸附并中和渗滤液中的NO_3~-、SO_4~(2-)、NH_4~+、PO_4~(3-)、K~+和Mg~(2+),同时长期处于酸性条件下的土壤层也释放出部分Na~+、PO_4~(3-)和Ca~(2+).该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各离子具有较强的截留作用,但各层次对降水中的各离子表现出的截留特征不尽相同,其中以林冠层的截留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6.
可吸入颗粒物研究现状及发展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可吸入颗粒物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人类对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对其来源、组分及形成等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详细的综述了这部分内容,并对可吸入颗粒物的采样、分离和分析方法都做了介绍。更深层的认识可吸入颗粒物的生成机理和脱除手段是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蒸汽流化下煤气化污染物生成及脱硫这一复杂物理化学过程分解为3个基本过程;流态化过程,煤热解及污染物生成过程,焦气化及脱硫过程,并在已有的对单一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基于煤种和实验条件的综合过程模型;模型参数通过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加以确定,将参数估计的结果应用于综合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8.
煤粉细度对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  李定凯 《环境科学》2007,28(9):1944-1948
以3种不同细度的煤粉在沉降炉中做燃烧实验,利用8级Andersen粒子撞击器分级并捕集燃烧后的一次颗粒物.研究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一次颗粒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越细,燃烧后生成的颗粒物也越细, PMi的排放量均随着煤粉细度的减小而增大,PM10的量由粗煤粉和中煤粉的13 mg/g左右增大到了细煤粉的21 mg/g;PM2.5的量由粗煤粉的2 mg/g增大到了细煤粉的8 mg/g.煤粉细度对煤粉燃烧后生成的总灰成分及含量影响不大,但对分级颗粒物的外观形貌影响较大.煤粉细度减小,痕量元素的REE增大.REE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Pb>Cr>Zn>Cu>Ni.细煤粉生成的颗粒物中有毒痕量金属元素的含量更高.元素的挥发能力不受煤粉细度影响,但其挥发程度受煤粉细度影响却不同.细煤粉燃烧比粗煤粉燃烧具有更大的环境危害性.  相似文献   
9.
燃烧过程颗粒物的形成及我国燃烧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燃料燃烧会排放一次颗粒物和二次颗粒物,一次颗粒物中亚微米粒子主要是由于无机矿物质经蒸发-成核-凝结-凝并的途径形成的;超微米颗粒的产生不同于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是由于破碎机理.二次颗粒物是由气态前驱体在大气中转化而成的.我国燃烧源主要是煤燃烧、燃油机动车和农村生活燃料等.深入认识颗粒物的形成及燃烧源的特征对有效控制颗粒物的排放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