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工程土方施工阶段扬尘污染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方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扬尘排放最显著的阶段,对其浓度及分布规律进行监测和分析,是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选取北京市两个典型住宅建设施工工地,以总飘尘质量浓度(TSP)为测量指标,对土方施工阶段工地内部不同区域的扬尘质量浓度进行了监测,共获取工程土方施工阶段6个区域点位108点次的扬尘质量浓度数据。结果表明,参照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GBZ/T 192.1—2007),水泥加工区和道路两侧扬尘质量浓度及超标率较其他区域明显偏高,对相关施工人员影响较大,并且水泥加工区的扬尘质量浓度在一天内有较明显的分布规律。通常的洒水措施对道路扬尘质量浓度降低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
曝气密度(即曝气面积占曝气系统服务总面积的比率)是曝气系统重要的参数之一。以标准氧总转移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在小试装置中对不同曝气密度的曝气系统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曝气系统标准氧总转移系数随曝气密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但同时需要考虑到曝气系统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方式;(2)相同气量下,曝气系统的气泡直径与气泡运动速度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减小,气泡停留时间和气含率随曝气密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活性污泥中活性微生物量是表征污染物去除能力的重要指标。探索了荧光染色法直接检测活性细菌的原理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唾液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活菌细胞浓度与荧光光强的线性相关度都超过0.95;在惰性颗粒物浓度为20 mg/L到60 mg/L的范围内,其对荧光光强的影响可通过线性关系修正;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且搅拌10 min时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新型干法水泥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的原材料开采过程,水泥生产过程、运输过程中的直接环境影响和电力生产、煤生产的间接环境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物料平衡理论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水泥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研究,并进行综合分析,为建材行业建立相关的生产标准提供方法借鉴,进而促进建筑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源耗竭潜力因子ADP(Abiotic Depletion Potential)是目前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资源消耗水平的常用因子,但不够细致全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资源特点多样性,将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3类,并针对性地提出资源耗竭度RDD(Resource Depleon Degree)和资源耗竭当量系数EF(Equivalent Factor)的计算公式,构建评价框架对自然资源耗竭性进行分类评价.将评价方法运用于建筑行业某住宅,得到其物化阶段5种资源消耗水平,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RDD因子相对于ADP因子在资源耗竭评价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衡量住宅产业化对建筑业节能减排和降低环境污染的贡献,同时明确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较传统建造模式在环境影响方面的优势及需要改进的环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化住宅和传统住宅作为测评对象,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基于目标距离法,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各项规划中制定的与住宅建设相关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建立了基于北京市环境政策的目标距离法评价模型,对比分析了“十二五”时期规划面积的住宅分别采用工业化建造模式和传统建造模式对实现北京市“十二五”环境影响政策目标的作用,得出了工业化住宅较传统住宅在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健康损害3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为给研究建筑领域节能减碳提供参考,简要介绍了碳排放核算的一般性方法,重点阐述了微观单体建筑碳排放和宏观层面建筑物化和运行碳排放核算模型方法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分析了3类主要模型方法(IPAT系列模型、指数分解分析方法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并聚焦于建筑领域,综述了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即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关键影响因素。最后,从建筑碳排放的核算范围、核算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桩基础施工阶段环境影响的客观评价,优选施工工艺,基于施工阶段环境表现分析系统(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alysis System,CEPAS)定量评价了施工中常见的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的环境影响,同时分析了环境影响指标和施工工艺.结果表明,1 m3人工挖孔灌注桩的社会支付意愿值(178.94元)大于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25.43元),因此,为提高桩基础的绿色施工水平,可以优先采用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对人工挖孔灌注桩各工序的环境影响分析表明,钢筋加工和混凝土生产工序占总社会支付意愿值的比例最大(99.50%); 对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CFG桩,混合料制备占总社会支付意愿值的比例(89.46%)大于其他工序.因此,改进这些主要环境影响工艺能更有效地降低这两种桩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9.
孔径对微孔曝气充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径是微孔曝气产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研究孔径对微孔曝气氧传质的影响对于提高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1.5 m水深条件下对不同大小孔径的钟罩型塑料微孔曝气器充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在实验条件下,微孔曝气器的阻力损失RL、标准氧总转移系数KLas、标准氧转移速率SOTR,标准氧转移效率SOTE及理论动力效率E随孔径增大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
污泥浓度对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污泥浓度是影响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试及中试规模上,研究了不同污泥浓度对微孔曝气氧传质过程的影响,得出曝气性能随污泥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污泥浓度低于2000mg/L时,曝气性能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在2000~3000mg/L时,KLa达到最大值;当污泥浓度大于2000~3000mg/L时,曝气性能随污泥浓度增大而降低,当污泥浓度大于5000mg/L时,曝气性能急剧降低。这一规律对于在设计和运行中合理确定污水处理中的污泥浓度,在达到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电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