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7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浸矿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浸出技术由于其反应温和,能耗低,流程简单,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低品位矿物浸出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微生物浸铜、铀、金及其他金属几个方面介绍了生物浸矿技术的研究状况,展望了生物浸矿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ZQ-4型手握式风钻是一种小型风动工具,广泛应用于航空、造船和其他行业的板铆钻孔工序。工作轴速为12000转/分,距风钻轴向45°、0.4米距离处,排气噪声为102dB(A)。 ZD-4型风钻噪声主要是空气动力性噪声(钻头切削板料的机械噪声低于排气噪声10分贝以下,故可忽略)。排气噪声是由8个分散的φ4毫米小孔喷射出的高速气流冲击和剪切周围静止空气,引起剧烈的气体扰动而产生的。根据空气动力性噪声的消声原理,在风钻排气口安装一个二级节流降压和微穿孔组合式消声器(见图1),便可降低噪声。 二级节流降压及微穿孔组合式消声器的结构见图2.图3,它是…  相似文献   
3.
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种植植物中重金属迁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单元封场的覆盖土中掺混了矿化垃圾种植植物,分析Cd、Pb、Cu、Zn 4种重金属在土壤和植物中的迁移变化,研究表明:(1)覆盖土土质从一般耕作土变成肥沃土壤;覆盖土和种植混合土重金属Cd、Pb、Cu、Zn中Cd、Pb含量相近,但种植土的Cu含量略大于覆盖原土,Zn含量远大于覆盖原土;(2)植物能富集土壤和垃圾中的重金属,木本植物的根部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强于草本植物,但重金属在草本植物根、茎、叶中的迁移速度大于木本植物;(3)植物根、茎、叶的Cu、Zn含量均远大于未受污染土壤种植植物相应部位的Cu、Zn含量,种植的植物不能供家养动物食用,以免通过食物链作用危及人体安全.  相似文献   
4.
某煤业有限公司清洗锅炉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与H^+,具有腐蚀性危险特性,属于危险废物。本工程实例利用酸碱中和及氧化絮凝沉淀的原理,消除了该废酸液的腐蚀性危险特性,同时降低了废酸液中的铁离子以及废酸液的色度、浊度,为后续的深度治理提供了便利。对高含铁废酸液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能见度观测值进行湿度修订,以凸显能见度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关系。以广西3个典型台站(南宁站、桂林站、北海站)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年7月至2011年12月样本数据建立3个台站能见度订正模型,分别采用建模期样本数据与非建模期(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样本数据对订正模型进行评估,发现订正后能见度与PM10相关系数绝对值有所提高,即订正后能见度可以更好地表征PM10污染。最后,分析了湿度影响导致的能见度观测偏差以及订正前后能见度分布频率、趋势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杨毅红  瞿群  刘随心  李雄  钟佩仪  陶俊 《环境科学》2015,36(8):2758-2767
于2010年夏季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郊区从化同步采集PM2.5样品,利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和离子色谱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同步收集能见度和气象数据.在此基础上对珠三角主要城市大气PM2.5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IMPROVE方程重建大气消光系数,探讨PM2.5的主要化学组分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结果发现,观测期间珠三角地区PM2.5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广州、佛山和东莞浓度较高,珠海和深圳浓度较低.(NH4)2SO4、有机物(OM)、EC和NH4NO3对夏季珠三角大气消光系数贡献率分别为39%、31%、12%和13%.  相似文献   
7.
铬渣的湿法解毒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废渣,其中含有水溶性致癌毒物六价铬,严重污染环境.铬渣解毒是全球环保的重大课题.在总结国内外铬渣治理现状的基础上,全面概述了硫化钠湿法还原、硫酸亚铁湿法还原、浸提交换法等湿法解毒铬渣的机理、工艺过程、特点以及实际效果,最后展望了铬渣的微生物解毒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铬渣的细菌解毒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从铬渣堆埋场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的高效还原Cr(Ⅵ)的Ch-1菌进行细菌浸出的摇瓶实验,分别考察了不同液固比,温度,初始pH值情况下浸出液的pH值变化,Cr(Ⅵ)浓度变化及浸出过程铬渣中六价铬的浸出率变化和最终渣浸出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细菌的作用下,浸出液Cr(Ⅵ)浓度均能解毒为0ppm,同时,浸出液pH值降低到8~9之间, 细菌浸出渣毒性降低到0.05ppm以下,远低于GB5085.3-1996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标准1.5ppm.同时,渣中的Cr(Ⅵ)也大部分被有效浸出后还原为Cr(Ⅲ) 沉淀.特别是在液固比10:1,温度28℃,初始pH=10.0的条件下,铬渣中六价铬浸出率达到了95.43%,同时浸出液pH值=8.20,Cr(Ⅵ)浓度为0ppm,浸出渣浸出毒性0.007 ppm,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取得了较好的解毒效果.  相似文献   
9.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性质随时间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上海老港填埋场不同年份渗滤液样品的分析,测定了以下参数:电导率、ORP、CODCr、NPOC、NH4 -N、TN、正磷酸盐与总磷、pH、阴离子(F-、Cl-、Br-、SO42-),并建立了各参数与时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渗滤液指标随填埋时间延长,其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其中NPOC、COD、N、P、pH、电导率等指标值随时间的延长,总体表现为降低趋势;而ORP则逐渐升高;阴离子等变化趋势不明显,呈现波动趋势.对于相同变化趋势的指标,其降解过程也并不一致,对于含C物质--NPOC和COD,经4a降解后分别达到<500 mg·L-1和<2000 mg·L-1;对于含N物质,则可分为3个阶段,前4a为快速降解阶段,随后3a为中速降解,最后进入慢速降解阶段稳定在500 mg·L-1以内;TP含量随填埋时间在开始的9a内降解迅速,从35 mg·L-1降到3.4 mg·L-1,此后基本维持稳定值;pH值则在开始的7a内下降较快,随后变化不大;电导率在填埋开始的7年内下降较快;而ORP则在开始的9a内上升较多.同时发现,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NPOC/TOC、NH4 -N/TN、正磷酸盐/TP比例总体表现为降低,SO42-/Cl-比例稍微有升高,最终保持在0.2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深入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的背景下'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实务正面临若干新的挑战,国家对劳动争议案件司法处理有了新的更高要求,但审判的法律依据短缺,理论研究尚不成熟。依法妥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制外,还需要地方法院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作用,既要依法判案,保证公平正义,又要克制“遣法’’冲动,合情合理合法地对待每一件劳动争议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